第60章(第10頁)

說到這裡,顧文星不禁輕歎一聲,語氣中帶着幾分遺憾,“醫書所載雖為精妙,吾等卻難辨其真僞,更無法親身試驗。”

“畢竟吾等手中,既無那般精細之手術器械,亦無實施物理療法之必備設施。”

夏無且翻閱着手中的手冊,也是一臉的凝重,跟着歎道:“此事确實棘手,物理治療之法,聽起來頗具奇效,但若無實際器械,終究隻是空談。”

“倒也非完全空談。”顧文星說道:“雖無器械,但一些簡單如切口、縫合等簡易手術,憑借現有的工具,也能有所作為。隻是這操作手法,需得萬分精細,稍有差池,便會緻患者于險境。”

夏無且點了點頭,“顧館長既有此宏圖大志,不知打算何日建立這生物大學,又拟傳授何學?”

“實不相瞞,吾亦有心于醫學教育,正欲出資建立一座中醫大學,以傳承華夏千年醫術,弘揚中醫之道。”

“中醫與生物醫學,雖路徑不同,卻皆以救死扶傷為己任。吾輩若能雙管齊下,兩醫結合,定能造福蒼生,功德無量。”

顧文星沉吟片刻,而後說道:“吾意待籌備周全,人力物力皆備之時,即行破土動工,或于來歲春暖花開之際,正式立校。”

“至于所授内容,雖器械未備,然吾輩當廣開才路,不拘一格。除卻前述之基礎醫學、實用醫療技能、藥物學及公共衛生知識外,更欲引入生物學之基礎,如動植物之構造、生态,乃至生命起源之奧秘。”

“顧館長之言,真乃令人耳目一新!”夏無且聽着顧文星的描述,心中好奇不已,連自己都生出了濃厚的興趣,想要學習一番了。

“想我自幼研習醫術,雖對草木藥性頗為了解,但對于動植物之構造、生态,乃至生命起源之奧秘,卻知之甚少。”

“如今聽君一席話,方知學問無邊,恨不得即刻便能入學深造啊!”夏無且眼中露出渴望之色。

在二人就中西醫開始深談的時候。

顧绫雪這邊,先是帶着黃庭靖、孔鲋、張良等人一起動手制作了一會地球儀,讓他們對世界的山川河流、陸地海洋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随後,一行人又移步至多功能教室,展開了一場關于燃煤鍋爐技術的深入交流。

顧绫雪引導着黃庭靖、南星寒以及墨家的其他學者們,深入探讨了一下鍋爐的工作原理、結構組成,從煤炭的處理到燃燒的過程,再到煙氣的處理和水循環系統,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過。

顧绫雪指着黑闆上被她修正過的鍋爐結構圖,說道:“這燃煤鍋爐的工作原理其實并不複雜,關鍵在于煤炭的充分燃燒與熱量的有效利用。”

“如此設計,确是更為巧奪天工,煤炭在此過程中,經過精細處理,轉化為熱能,進而推動水循環與輸送系統,其過程之精妙,值得我等再細細研究。”黃庭靖凝視着圖紙,沉吟道。

“煤炭燃燒,難免産生煙塵與廢氣,而煙氣處理,關鍵在于濾清。”南星寒關注着煙氣處理的部分,思考片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等可否采用特殊裝置,将有害物質濾出,以減污濁?”

顧绫雪點頭贊同,補充道:“星寒公子所言極是,水循環系統之設計也至關重要,它不僅關系到鍋爐效率,更涉及到安危之要。”

接下來的時間裡,顧绫雪一一解答着衆人的問題,也一一提出新問題,現場氣氛熾熱,衆人各抒己見,論辯不斷。

……

上完一節大課之後,顧绫雪在辦公室裡簡單的吃了一頓午飯之後,這才帶着兩個徒弟一起去了工室。

三個月之前,她已經呈上了石灰與黏土混合法以及燒制水泥兩種配方。

順利的話,從研制到成功,可能需要數月到數年時間,不順利的話,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都說不準。

但既然老祖宗真的想要,那就加速一下研制進度吧。

她可不是為了那句「重重有賞」,也不是為了再要一個簽名,她隻是單純的想造而已,對,就是這樣!

思考間,馬車在工室的門前緩緩停了下來。

下了馬車後,工室的人見到顧绫雪,立刻便恭敬地迎上前來,将他們請進了工室。

正在親自監督煙花研制工作的工官陳廷,得知顧绫雪到來的消息,立刻便放下手頭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