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6頁)

接下來的時間裡面,李斯又跟一些熟悉各地風俗民情的博士官們詳細探讨了一下整合風俗以及策劃特色演藝節目方面的事情。

與此同時。

鹹陽宮一處宮殿内。

扶蘇和蒙毅兩個人也在進行着一系列緊張而又繁重的準備工作。

眼看還有二十天左右就要過年,而過完年後他們也就要出發前往九原郡了。

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已經召集了一衆智囊謀士,也挑選了一批不僅精通大秦文化、典章制度,也通曉匈奴語言與風俗,同時忠誠于大秦的學者。

同時,更已經派出了幾支精幹隊伍,前往邊境勘察合适辦學地點。

至于物資的籌備,如糧食、衣物、書籍、筆墨紙硯等必需品也已經一一羅列,并安排專人負責采購與運輸。

隻是,具體的教學計劃與文化交流政策,尤其是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方面,倒還沒有完全制定下來。

“扶蘇公子,這教學内容之編排可得仔細斟酌,既要有深度,又不能過于繁雜,以免匈奴貴族子弟難以接受。”蒙毅勾着嘴角,對扶蘇說道。

扶蘇點了點頭,思索道:“顧大人曾言,文化交流乃是相互之事,學府内所設課程,還須得兼顧雙方,讓大秦與匈奴學子都能從中受益。”

“不妨,先從禮儀入手?”

“讓雙方學子相互學習對方禮儀習俗、民俗轶事等,再如此可大增相知相敬之情?”

“教授秦朝的法律、語言、文字和基礎數學等,這是學生融入社會的基礎。”

蒙毅表示贊同,“扶蘇公子所言極是。”

接下來的時間裡,兩人就基礎課程、雙語教學、曆史教學、百家思想、組織學子參與農耕、牧畜、手工藝等親身體驗活動、舉辦雙方傳統節日慶典、教授雙方武術、騎射技藝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商談。

而随着讨論的深入,一個融合了秦朝與匈奴文化特色的教育計劃也開始逐漸成型。

另一邊。

南海郡,郡治,番禺。

南海郡郡守坐在官署中,目光凝視着诏令上的字字句句,思緒萬千。

“呂雉……護軍都尉……”

霍遠喃喃的自語了一聲,對于這突如其來的職位調動,他其實還是相當疑惑和驚訝的。

兩個月前,他才剛剛收到從鹹陽運來的橡膠種子,正籌備着來年開春就播種下去呢,結果,一紙調令,他就被調回了鹹陽。

雖然這職位之遷,倒也并非壞事。

就前程而言,海郡守之位,于一方之地,或可更具自主之權,擁權勢之重,地位顯赫。若是政績突出,還有可能獲得升遷機會,進入都城任職。

但護軍都尉,于軍事之要,尤為關鍵,可近權力之樞機。一旦軍功卓著,亦能榮登武職之巅,顯赫于疆場之間。

就職秩高下而言,二者也是難分伯仲。

故而,雖然說要離開這個經營多年的南海郡讓他多少有些不舍,但為了能有更多施展抱負的機會,他還是決定昂揚之姿,迎此新職。

就在霍遠反複權衡着,心中漸漸有了決斷的時候,門外傳來了沉重的腳步聲。

下一刻,就見一個身着铠甲,腰間佩着長劍,步伐穩健而有力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

此人身材高大魁梧,目光犀利如鷹隼,古銅色的臉龐更透着久經沙場的堅毅,此刻,他手中緊握着一卷诏令,一臉正色的對霍遠說道:“郡守大人,新诏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