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9頁)

黃天瓊仔細端詳着紙上的墨家印記,心中也産生一絲疑慮,“觀此印記,僞造之迹不顯。莫非……淩琛已為朝廷所收買?”

三人面面相觑。

良久,黃天瓊才沉聲道:“通知下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便出發前往鹹陽吧。”

墨家紀律嚴明,執法如山,不徇私情,即使巨子本人也不例外。

戰國時期,墨家钜子腹朜在秦國時,其兒子殺了人,秦惠王考慮到腹朜年事已高且隻有這一個兒子,便下令官吏不要殺死他的兒子。

然而,腹朜卻以墨家法律“殺人者死,傷人者刑”為由,認為即使國王有恩賜,自己也不能不執行墨家法規。

最終他沒有接受秦惠王的恩賜,而是堅持執行了墨家的法律,處死了自己的兒子。

钜子腹朜的故事也被秦相呂不韋主持編撰于《呂氏春秋·去私篇》中,以此強調公正無私的重要性。

孫仲遠和王飛對視一眼,雖心有擔憂,但也明白墨家執法如山,不遵從钜子之令,亦是大罪。

最終,孫仲遠也微微點頭,說道:“也隻能如此了,希望我等擔憂隻是多慮。”

王飛歎了口氣,“那我即刻去安排。”

……

另一邊,帝都大學,工程防禦學院一處工坊内。

顧绫雪、張良、黃庭靖、南星寒等人正圍在一個造型奇特的煤爐子前,氣氛緊張

而凝重。

自從月初提出研制煤爐子與燃煤鍋爐以來,至今已經二十多天了。

近半個月前,顧绫雪正式帶着南星寒他們一起動手研制。

先是重新設計爐子結構、尺寸,然後按照圖紙搭建包括爐膛、爐箅、煙道等爐體部分,又制作爐門和煙道,安裝爐條、爐箅,完成組裝後,他們還用了半天時間進行了一下點頭測試,檢查爐子的燃燒效率以及排煙情況,進行了一些必要的調整。

昨天又花了大半天時間制作好了爐蓋,今日一早安裝好爐蓋之後,便開始正式進行最終的測試,以确保爐子的安全性和實用性。

隻要最終測試通過,他們隻需要再對爐子表面進行一下打磨和塗覆,以防止腐蝕,并提高耐用性,這一步大概也隻需要一天時間,然後,煤爐子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此時,顧绫雪的心中也難得的有些緊張了起來。

這半個月以來,她就沒回過顧府,直接就住在了大學裡,每天三點一線,一是上朝,二是去工室盯着水泥,三就是帶着墨家這幫人一起制作地球儀、煤爐子以及燃煤鍋爐。

現在,煤爐子第一個完成了組裝,也通過了幾次測試調整,隻待這最終測試了。

此時,南星寒正輕輕地打開爐門,将蜂窩煤一塊塊地放入爐膛内。

随着煤炭的加入,爐火逐漸燃燒起來,燒的越來越旺盛,爐子内部的溫度也逐漸升高。

觀察了一會之後,顧绫雪幾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都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滿意!

爐子的燃燒效率很高,溫度控制得當,而且沒有出現任何安全隐患!

激動間,就見張良拿着一個造型較為小巧精緻的陶壺,裡面盛放着少量水,放在了爐子上加熱。

不一會兒,陶壺裡的水便開始冒出熱氣,發出了輕微的咕噜聲。

顯然,陶壺的導熱性能還是不如青銅釜的,但青銅釜畢竟成本較高,也隻有貴族與官方能用得起,而陶制容器制作簡單、成本低、保溫性能好,可以廣泛應用于民間!

最終測試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