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6頁)

所有人入座後,宴會大廳内一片寂靜,都在等待着宴會的開始。

不多時,一名近臣緩緩步至宴會中央,聲音洪亮的說道:“陛下聖谕,宴飲即刻開啟!”

“臣等恭祝陛下福壽安康,大秦昌盛!”全場賓客立刻起身,整肅衣冠,面容莊重,齊聲高呼道。

嬴政端坐于主位之上,微微擡手,示意衆人免禮,“衆卿平身,入座吧,今日乃朕與衆卿同樂之日,無需過于拘禮。”

“陛下聖明!”滿朝文武百官們紛紛落座。

宮女們手托玉盤,步履輕盈的穿梭在席間,為衆人送上美酒佳肴,樂師們坐于宴會一隅,手指輕撥琴弦,鼓點陣陣,舞姬們随着樂聲的起伏,身姿婀娜多姿的翩翩起舞……

在這片歡聲笑語、美酒佳肴、樂舞升平的宮宴之外,大秦四十八郡,各個郡縣的地方官吏們,也帶領着民衆,身着祭祀盛裝,按照既定的禮儀程序,在廟宇前向天神獻上了祭品,祈求國泰民安。

然後,各地宗祠内,各個家族成員聚集,共同祭拜祖先,舉行家宴。

廣場上,街道上,當地官吏們也精心組織的文化表演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雜技表演的民間藝人們,身輕如燕的在高空中翻騰、跳躍,做出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觀衆們時而緊張得屏住呼吸,時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臨時搭建的戲曲舞台上,生旦淨醜各個角色粉墨登場,他們用悠揚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講述着古老的故事。

還有絢麗多彩服飾的舞者們,随着音樂翩翩起舞,那舞姿時而輕盈如燕,時而熱烈奔放,讓人陶醉其中。

颍川郡。

韓國的遺民們,也自發的融入了慶典之中。

街頭巷尾,時不時能看見一些韓國遺民穿着色彩鮮豔的寬袍大袖,時而如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時而快速旋轉的跳着長袖舞。

樂手們也用靈巧的手指撥弄着韓國傳統的弦樂器,用那或歡快,或憂傷,或激昂的旋律,表達着他們這些遺民的各種情感。

不遠處,還有一些人表演着韓國特色的闆索裡,說唱者一人分飾多角,通過不同的聲音和表情,生動的講述着韓國的曆史傳說、民間故事等,表演過程中,還有鼓手及其他樂手進行伴奏,圍觀的人群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驚歎。

不僅如此,還有戴着造型各異、精美絕倫假面的各種假面戲、操縱木偶的木偶戲、以及動作敏捷,拳腳有力的演練、對打等形式的武術表演……

這些精彩的表演不僅讓秦人領略到了韓國的文化,也讓韓國遺民們的内心深處得到了一次徹底的宣洩和釋放。

邯鄲軍,代郡。

趙國遺民們,也身着傳統的趙式戰服,表演起了激昂的戰舞,以及動作歡快的豐收舞。

樂手們也用着趙國傳統的古琴、築、編鐘等樂器,演奏出了一首首悠揚動聽的旋律。

頂碗、走鋼絲、翻跟頭等雜技表演區域也是人頭攢動。

大街小巷上,時不時還能夠聽到一種唱腔獨特、表演風格生動的戲曲——趙腔。

同時,還有一些遺民展示起了陶藝、編織以及刺繡等手工藝。

趙國的烤肉、糕點等更是成為了慶典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攤位上,一個個用竹簽串起來的羊肉被烤的烤至金黃酥脆,黍米磨成粉,蒸的口感黏糯的黍糕,鑲嵌着紅棗,糕體松軟綿密的棗糕,還有切成薄片的魚脍,口感鮮嫩,味道鮮美的魚脍,都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南郡、黔中郡、長沙郡、淮陽郡。

楚國的遺民們也身着飄逸的楚式服飾,伴随着音色悠揚婉轉的笙聲,細膩柔和的瑟聲,以及雄渾莊重的編鐘聲,表演着動作柔美而富有韻律的楚歌楚舞。

楚國的文人雅士們也身着長袍,手持竹簡,聲情并茂地朗誦着屈原、宋玉等楚國詩人的作品。

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