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
還有楚國獨具特色的巫舞表演,巫師們身着神秘的服飾,手持法器,在煙霧缭繞中翩翩起舞。
更有唱腔獨特的楚劇、戲曲形式活潑的花鼓戲、驚險刺激的鋼絲、頂碗、吞劍等雜技,以及刺繡、木雕、漆器等也在慶典中逐一呈現。
此外,有味道濃烈而不傷人脾胃的露雞(風露幹制的雞)臛蠵(huò
xī
海龜做成的肉羹)、蒸肉、烤魚、炖雞、米糕、糍粑、糯米團、魚羹等種類繁多的楚國美食也在街頭巷尾不斷飄香。
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
燕國遺民們,也演奏起了築、埙、古琴、笙、笛等燕樂,舞者們也身着飄逸的舞衣,裙擺飛揚的跳着豪邁奔放的胡旋舞,以及剛柔相濟的劍舞。
燕地嬉笑怒罵、惟妙惟肖的雜劇,活靈活現的皮影戲,熱血沸騰的馬術表演,唱腔嘹亮的評劇、河北梆子等戲曲,頂碗、走鋼絲、柔術等雜技表演也在街頭巷尾盡情展現。
更有把糯米蒸熟後捏成塊狀和團狀的糯米糕、糯米團,以及炖魚、魚羹、麥飯、粟米粥、腌菜、蔬菜羹等讓無數人沉浸其中,回味無窮。
臨淄郡、琅琊郡。
齊國遺民們中的樂者也手持編鐘、磬、琴、瑟、鼓等樂器演奏着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齊樂,尤其是曲調歡快的竽瑟合奏,既展示着齊國百姓的樂觀和豁達,也讓為官的人們情不自禁的跟着音樂的節奏輕輕搖擺,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
還有舞姿優美靈動的齊舞,以唱、念、做、打形式表演的齊地雜劇,配上精彩旁白和音樂的皮影戲,頂碗、走鋼絲之類的雜技表演。
更有遺民們展示着精湛的絲織技藝,陶瓷制作,甚至玉雕師們還現場雕刻,用小巧的工具在玉石上雕琢出出了細膩的花紋和圖案。
最後,滋滋冒油的炙肉、将肉剁碎加入鹽等調料腌制制成肉醬的醢肉、将棗和黍米等糧食結合蒸制成的棗糕、将稷米搗碎加水做成餅狀的稷米餅等……
東郡。
魏國的遺民們也在用着特制的木槌輕輕敲擊編鐘,彈着旋律更加激昂的築,魏國女子們手持長長的衣袖,跳着最喜愛的長袖舞,盡顯溫柔婉約。
男子們也手持寶劍,身姿矯健,動作剛勁有力的跳着最喜愛的劍舞。
同樣,魏地的雜劇、皮影戲、頂碗、走鋼絲也是精彩至極,人群中時不時便會發出陣陣驚歎聲。
大街小巷上,粟米餅、麥飯、炙肉、葵菜羹、棗泥糕等食物也全被擺了出來。
雖然所有食物的調料都極為簡單,口感較為清淡,制作工藝也很粗糙,平日裡大多都舍不得吃,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各郡百姓們全都在竭盡所能,花費不少心思去制作着一些比平常更加豐盛和特别的的食物來慶祝。
當整個大秦在繁忙熱鬧了一天之後,夕陽開始西下,那如血的殘陽漸漸隐沒在地平線,天色也緩緩的暗了下來。
大秦四十八郡,各個郡縣依舊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
家家戶戶的門前都紛紛燃起了火把,遠遠望去,那點點火光好似一條條蜿蜒舞動的巨龍,盤繞在大秦廣闊的疆域之上。
而鹹陽城内,更是燈火通明,那連成一片的燈籠,如同璀璨的星辰從天際灑落人間,照亮了整個都城。
街道上人流如織,百姓們身着新裝,或三兩成群地漫步交談,或駐足在街邊的攤位前,挑選着心儀的小玩意兒,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歡聲笑語不停。
酒肆裡,喧鬧聲此起彼伏,酒客們推杯換盞,開懷暢飲的高談闊論着。
茶樓裡,茶客們或輕聲交談,或微微閉上眼睛,專注地品味着茶的滋味,茶樓的一角,一位說書人正繪聲繪色地講述着英雄的傳奇故事。
街邊的小吃攤前,攤主們熟練地翻動着鍋裡的食物,烤肉的滋滋聲、煮湯的咕噜聲交織在一起……
此時,燈火搖曳的鹹陽宮内,宮宴也已經接近了尾聲。
顧绫雪将茶盞輕置于案上,起身步至嬴政面前,微笑着行禮說道:“陛下,天色已暗,是否此刻點燃祥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