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4頁)

李植輕撫長髯,繼續說道:“吾等依照顧大人所言的殺菌之術,于陶釜中以炭火溫煮羊奶,并持續攪動,直至火候恰到好處。”

“而後将羊奶置于通風向陽之地晾曬,又或以微火烘幹,使其水分漸失,成濃稠之态後,再以石磨細細研磨,化為細膩粉末。”

“如今制成的羊奶奶粉,色澤微黃,氣味純正,隻是這工序稍顯繁複,産量也未能盡如人意。”

“而馬奶,難度頗高,首先是馬生性桀骜,乳難擠取,且其質似與羊、牛乳有所不同,吾等亦嘗試殺菌、幹燥之法,然嘗試了多次,成品依舊粗砺,溶解不佳,吾等還在苦思良策以圖改進。”

“至于牛奶,殺菌後初時幹燥過急,緻奶粉結塊,外層幹燥而内層尚濕,後經調整,緩緩烘幹,現制成的奶粉,粉質尚算細膩。”

“隻是在存儲方面,尚存難題。”李植微微歎了一口氣,說道:“這奶粉置于陶甕之中,數日便有些受潮,吾等正在探尋更佳封存之法,并尋覓更适存儲之所,以防潮損。”

顧绫雪理解的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墨家那邊,若有所思。

坐在黃庭靖後面一排的梁楓見此,當即主動開口說道:“校長大人,罐頭是我這邊帶人研制的。”

“我等在制作過程中,已經成功打造出了壁厚勻稱,堪承壓力的罐身,以及大小、形狀皆與罐身相契合的蓋子。”

說到這裡,梁楓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之色,輕輕皺着眉頭,說道:“然而,于密封之處,也遭遇瓶頸,我等在嘗試以鉚接之術來實現密封時,自以為足堪罐頭密封之需,但實操下來,卻發現此法似難以達成罐頭所需的均勻密封。”

說到最後,梁楓一副自我反省的樣子,似在自責,“當然,或吾等在鉚接之時,力度掌控尚未精準,亦或罐身與蓋有未察覺到的瑕疵,以至于累及整體密封之效。”

鉚接之術不太好使,顧绫雪似乎并沒有太多的詫異,就見她點了點頭,然後若有所思的對梁楓說道:“那就再換兩種方法試試。”雖然都很有一定的難度!

啊?

再換……兩種方法??

還在一臉自責的梁楓差點沒反應過來,甚至于有些哭笑不得,校長大人也太好,也太信任他了吧!研制過程中出了問題,非但沒有怪罪他們的能力,居然直接就提出了另外的解決方法?

顧绫雪表示失敗乃成功他媽,她又不是内行人,各種法子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呢。

所以,顧绫雪想了一下,便說道:“第一種是卷封之法。”

“此法,需特制罐身與罐蓋的邊緣,罐身邊緣微微向外延展,形成一平滑斜坡狀,而罐蓋邊緣,需制作的薄而有韌性,猶如一片精巧的薄片。”

“然後,用你們墨家擅長的機關術打造一種特制的工具,這工具一端,置雙滾輪,滾輪表面密布細紋,宛若齒輪的齒一般。”

“操作之時,将罐蓋置于罐身之上,使二者邊緣相契,随後,以工具的滾輪夾住罐蓋與罐身的邊緣。”

顧绫雪模拟着操作的動作,雙手仿佛握着那工具,繼續說道:“此時,轉動工具的把手,滾輪開始滾動後,其細紋便會緊緊鎖住罐蓋與罐身的邊緣,一邊滾動一邊将罐蓋的邊緣緩緩纏繞于罐身的邊緣,猶如細絲輕繞筆杆之上。”

“此間,罐蓋與罐身邊緣會緊密地貼合在一起,不留絲毫縫隙,達成絕佳的密封效果。”

梁楓一邊做着筆記,一邊思考着,周圍的一切喧嚣似乎都已離他遠去,默默的演算着每一個步驟,時而眉頭緊鎖,時而豁然開朗。

說完卷封之法後,顧绫雪又簡單說了一下精細的螺紋和密封結構的方法,“螺紋,乃是螺旋狀的紋路,就如同蝸牛殼上的螺旋,若在罐蓋與罐身邊緣刻上此類紋路,旋緊之時,便能緊密相連,達到密封之效……”

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室内的人越來越多,直到諸子百家,以及司馬昌、陳廷、公輸良他們全都已經到場了,顧绫雪也将兩種法子全講完了,“以防萬一,密封後,還可以再以熱蠟塗抹縫隙,或塗抹牛油之類的油脂,又或考慮加入軟木墊片,以增強密封。”

“最後,螺旋蓋要易擰開,或者制作拉環……”

梁楓聽完後,整個人的思路好像一下子就被完全的打開了,恨不得現在立刻馬上就跑回去試驗一下。

黃庭靖也一副豁然開朗的樣子,眼中充滿了欣慰,他是真的服氣!

聽起來似乎并不難的樣子,這些思路,他們墨家以前怎麼就從未曾想過呢!

看着在場的衆人也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顧绫雪這才又看向李植,說道:“方才說的都是金屬罐頭,陶罐的話,可以再試着用動物的腸衣、油脂或蠟來提高罐口的密封性?”

“受潮問題,可以試着在罐内放置幹燥劑,譬如幹淨幹燥的麻類植物纖維,或者在陽光下暴曬後完全幹燥的稻谷殼,注意千萬不能有發黴的!最後使用隔闆或單獨的小包裝袋來将他們與奶粉隔離,避免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