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9頁)

“然後呢,大約過了七十多年,突火槍從竹制的演變為了金屬制的,也就是由銅或鐵制成,這種材質上的改變可不得了,不僅更為堅固耐用,能夠承受更多次的火藥爆炸沖擊,在射程和威力上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顧绫雪一邊說着,一邊轉過身在黑闆上畫起了結構草圖。

在場的衆人聽着則紛紛理解的點了點頭,畢竟,竹管比較脆弱,銅鐵自然更結實啊!

顧绫雪一邊畫圖,一邊繼續說道:“又曆數十載春秋後,世間出現了一種新的火器,名曰火繩槍。此槍以燃點火繩為引,觸之火藥,從而發射子彈。”

“然而,火繩槍亦有其隐憂,兵士于疆場之上,需萬般謹慎的保護火繩,以确保它一直處于點燃狀态,不被熄滅。”

“再往後,又過了七十餘載,燧發槍問世。”

“燧發槍誠為兵家一大變革,它通過擊打燧石産生火星,來引燃火藥,此種點火方式大為提升了點火的可靠性!”

“因為較之火繩槍,燧發槍無需時刻維持火繩的點燃狀态,而且點火速度更快,于戰陣之中,這可是非常關鍵的優勢。”

啊?

這還用到了燧石取火之術啊!

陳廷、黃庭靖、公輸良等人全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燧石取火可是他們華夏一族流傳久遠的技藝,此術曆經歲月磨砺,到如今已經相當成熟,非但可助百姓生火烹饪、抵禦嚴寒,更在祭祀天地、敬奉先祖,乃至軍中亦有其用武之地。

畢竟,隻需利用燧石與鐵器相擊産生的火星,點燃易燃之物,就能獲取火種。

顧绫雪在黑闆上畫出燧發槍的結構圖後,想了想,又畫了一個秦軍手持火槍的示範圖。

黑闆

畫完後,顧绫雪這才放下粉筆,拍了拍手上的粉筆灰,微笑着繼續說道:“當然,根據一些線索推測,後面還有更為厲害的槍械,但是後部分的古籍似乎還沒挖掘出來,故而我知曉的也不多,等日後有機緣或許能得一見吧。”

知曉的也不多……

好吧。

在場的所有人,除了冒頓等人之外,其餘人基本上已經相當習慣她這套說辭了。

顧绫雪手指着黑闆上的秦兵,“我等争取用十到二十年的時間做到能用上燧發槍吧,而眼下,還是先腳踏實地的造制一批突火槍練練手吧。”

“畢竟突火槍制法相對簡易,技藝要求亦不甚高,無需繁複的機械加工,槍管的制造,可以通過手工鍛造、鑽孔即可完成。”

“彈丸的話,隻要适合的槍管大小,不僅可以使用陶土或鉛,石頭也行。”

“至于點火,先用火繩或引火棒吧。”

“待日後技藝更為精進,對射程、威力、射速皆有更高要求之時,再行過渡,大規模制火繩槍,可好?”

“畢竟現今我們的對手,皆隻是一些持刀劍弓箭之輩,即便是這種簡陋的突火槍,亦是降維之擊也。”

先生産一批突火槍練手?

在大規模生産火繩槍??

衆人看着黑闆上的結構圖,又看着秦兵手中拿着的燧發槍,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

他們還是更想要這個更為厲害的燧發槍啊!

畢竟,這看起來也不是非常難的樣子啊?

十年二十年才能用上什麼的,他們倒是覺得,或無需如此之久?

黃庭靖、公輸良、陳廷幾個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想法,他們并非盲目自大之人,隻是基于自身技藝的精湛,認為隻要刻苦鑽研下去,定能突破一些時限之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