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10頁)

黃庭靖、公輸良、陳廷幾個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想法,他們并非盲目自大之人,隻是基于自身技藝的精湛,認為隻要刻苦鑽研下去,定能突破一些時限之束。

就在這時,公子端衡起身站了起來,恭敬地向顧绫雪行了一禮,然後疑惑的開口問道:“先生,您方才所說的先造制一批突火槍練手,是指竹制的,亦或是銅火铳嗎?那火箭呢?”

顧绫雪擡眼看向他,笑着解釋道:“沒錯,先做竹制的,再過渡到銅制的,然後再順帶着研制火繩槍。”

“至于火箭的話。”顧绫雪微微有些汗顔,“差點忘了,這個朝廷想做的也可以做,這個主要就是由箭頭、箭杆、火藥筒和尾翼組成,原理是利用火藥燃燒産生的反作用力推動箭體飛行,箭頭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用途進行設計,如殺傷性的箭頭、燃燒性的箭頭等。”

汝聽?

差點忘了!?

不,你不是忘了,您這是完全沒看上,沒放在眼裡吧?

教室内的所有人都有些不知道該露出什麼表情了。

雖說火箭與火槍各有其用,但火箭的威力也不容小觑啊!

至少在攻擊範圍這個方面,火箭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如果帶有可燃燒性的箭頭,那麼或許不需要像火槍那樣精确的瞄準,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覆蓋射擊!

可以對敵方的陣營、糧草等造成大面積的破壞!

而這種大面積殺傷和威懾力,是火槍難以替代的吧?

但若能合理調配火箭以及火槍的使用,那必能大大增強我軍的戰鬥力啊!

一想到這個,在場的不管是武人,還是文人,全都熱血沸騰了起來。

就在顧绫雪準備繼續下一個火炮話題的時候,她看見了不遠處的恢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恢,我看你似乎有話想說,不妨直言。”顧绫雪含笑對他說道。

恢聽此,像是得到了鼓舞,深呼一口氣,詢問道:“師長大人,既然古籍之中載有火箭、火槍及望遠鏡諸般兵器之事,想必前人已有所研造,卻何以未傳于後世呢?”

這話一出,在座的衆人神色各異,有一些人點頭表示贊同,而有一些人從一開始就聽過課的人都似乎猜到了什麼。

顧绫雪環視了一圈衆人,然後看向赢陰嫚,笑呵呵的問道:“陰嫚公主,你向來聰慧,不如說說你的看法?”

被點到名的赢陰嫚看着顧绫雪眼中那鼓勵的光芒,略作思索了一下,便試探性的開口說道:“先生,我想,這或許與地球上曾曆經的五次大劫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編撰這些古籍的古代文明或許正是在這五次大滅絕的浩劫中,或遭毀滅,或遭重創,以至于諸多精妙技藝,未能得以完整傳承。”

顧绫雪笑着點了點頭,示意她繼續說道。

赢陰嫚若有所思道:“畢竟,在那等天地翻覆、萬民罹難之際,縱是有再高明的火器技藝,又豈能禦自然的力量?那些珍貴的典籍、圖譜,恐都會随文明的消逝,同埋于黃土之下。”

“再者,即便有部分文明得以幸存,然于災後,衆人首要考慮的,往往是存活延續,而非那些需巨資重勞以研制的繁複技藝,因而那些高科技才會逐漸失傳?”

顧绫雪面上浮現贊許之色,“嗯,确實,大滅絕事件對于文明的傳承是巨大的打擊,當整個生态系統都遭受重創時,人類的文明成果往往難以保全,這是一種可能性。”

“至于其他可能性,倒也還有另外兩種,一是頻繁的戰争,不僅摧毀了制造兵器的供方,還可能讓知曉兵器制造技術的工匠喪生,又或者混亂中,有些勢力為了不讓敵人得到兵器制造技術,甚至會主動銷毀相關資料,這就導緻了技術的斷層,最終失傳。”

“二是,或許曾經發生過科技大爆炸!”顧绫雪停頓了一下,有些意味深長的說道:“當一個文明發展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掌握了一種遠超我們想象的技術,便……離開了這裡,尋找新的家園,探索更廣闊的宇宙?”

見在場少數幾個人若有所思,大多數則是一副聽天書一樣覺得天方夜譚似的表情,顧绫雪呵呵一笑,說道:“呵呵,猜測而已,不要太當真,畢竟事情真相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我們也都隻能基于現有挖掘出的一些資料進行大膽的推測,小心的求證。”

“好了,不說這個了。”顧绫雪适時地轉移了話題,目光落在陳廷、黃庭靖、公輸良、司馬昌幾人身上,說道:“那麼,望遠鏡、火箭、火炮,你們工室、工程防禦學院和鐵官府就先一起聯手研制着吧?接下來我們再說最後一種,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