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王子歸部之後,可有何籌謀承大統,為新單于?”蒙毅手中輕輕轉動着茶杯,在茶香袅袅升騰間,嘴角含笑的問冒頓道。
冒頓默然片刻,似在整理思緒,随後眼神幽邃的說道:“蒙上卿有所不知,我父單于,雖為一族之長,然行事多有短視,緻使我族于各方勢力間周旋,常陷不利之境,我于部落之中,亦有衆多親信與擁戴者。”
“是以,我歸部之後,将即刻求見我父,與他陳其利弊。”
“胡族欲于這大争之世中求長久安穩,唯有變革圖強!”
“我将提議,由我繼位單于,他可退位以享尊榮,若我父應允,我或可将其送往九原郡度冬,那裡商貿繁華,居住之所舒适無比,我父可于此度過閑适歲月,遠離部落紛争之擾。”
“而後,清除冥頑不靈的舊部,通過聯姻與封賞拉攏我胡族貴族,以及那些曾不滿我父的部落,再建立一支更為強大的騎兵隊伍,待權力穩固之後,便以秦國臣子及胡族單于之名,着手征伐月氏、東胡、丁零、樓煩、烏孫等部落。”
“征伐之後,還望蒙大人與扶蘇公子能助我等在新征之地建立大秦的郡縣制度,并遣官員以治之。”
“自然,在征伐途中,還望朝廷能予以一些軍事之助,包括兵力、兵器以及糧草等物。”
“嗯,此皆後話也,好說。”蒙毅嘴角依舊挂着笑容,複又問道:“然則,吾欲知,王子眼下麾下騎兵幾何?或者說,一旦繼單于之位後,又能調集多少騎兵?”
冒頓聽到這個問題,微微垂首思索了一下後才說道:“經一番籌措之後,粗略可聚集五萬騎兵。”
五萬騎兵?
蒙毅和扶蘇聽到這個數字後,互相對視了一眼,都微微點頭,覺得還算可以。
但就在這時,一道清亮的女聲突然自門口處響了起來,“整個匈奴地區,總人口在五十萬到八十萬之間,騎兵數量也能有個十萬吧,就隻能聚集五萬人?”
話音未落,一直在外候着的兩個侍衛便恭敬的推開了房門,待顧绫雪走進來後,兩個侍衛又默默的将門給關上了。
顧绫雪笑意盈盈的朝三人一邊走來,一邊接着說道:“我還聽說,冒頓王子曾被你父頭曼單于命令帶領一萬騎兵,這一萬騎兵經過王子的精心訓練,都成為了絕對服從你的精銳之師?”
總人口在五十萬到八十萬,就隻能聚集五萬人……
看着沒有任何阻攔就被放進來的某人,上來就說出這種驚人且紮心之語,蒙毅和扶蘇兩個人一時間也有些默認。
而冒頓這邊,在聽到顧绫雪的這一番話後,更是足足沉默了五秒鐘。
細思極恐!
這顧大人居然連這些事情都知曉的如此清楚!?
一怔過後,冒頓又很快恢複了鎮定,回應道:“顧大人所言極是,我父麾下确有十萬騎兵,然我族各部落分散,并非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都能立刻集中起來。”
“且組建騎兵,非但須有人,更需大量良馬、精良的兵刃及充足的糧草以為支撐。目前我所能确保繼位後短時間内集五萬騎兵,已經是綜合諸般因素之後的結果。”
“不過,随着時間推移,我必會逐步擴充騎兵的數量。”
“誠然,騎兵之建,受制于諸多條件,非獨人口之衆寡所能定。”扶蘇在一旁輕輕點頭,以表示對冒頓的理解。
“嗯嗯,不過一開始就能有一萬人也算可以的了。”顧绫雪也應和了一聲,然後走到蒙毅的身旁坐了下來,然後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側頭看着蒙毅問道:“對了,上卿大人,如今朝廷還餘下多少兵器甲胄呀?”
蒙毅聞言,一臉正色的說道:“先前陛下已有明旨,先打造陌刀與馬刀各兩萬,配發給九原郡的戍邊将士。”
冒頓聽到這話,神色不由微微一變。
各兩萬?
将四萬把神兵利器配發給九原郡的戍邊将士?
這是……為了打他們胡族騎兵?
見冒頓臉色微變的樣子,蒙毅話音一轉,又笑着說道:“不過,既然如今胡族已經回歸大秦,那自然可以從這批兵器中調配一萬把,優先裝備給新組建的胡騎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