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産量的話,不高,大概隻有三百斤,但保質期相對較長!帶殼核桃在幹燥通風的室内甚至可以保存一年左右!”
“而且,核桃還便于攜帶,行路之人,懷揣些許核桃,腹中饑餓之時,将其外殼稍加敲打,即可取出果肉食之,既能飽腹,又可解饞。”
這……!
聽着顧绫雪的描述,在場的所有人再次感覺到了饑餓。
如此好的東西,他們中原這邊為什麼就沒有呢!?
醫家這邊更是心中蠢蠢欲動,恨不得即刻就派人跑去西域,将這形如人腦,還能入藥的核桃給移植過來好好研究一番。
“石榴的話,籽粒飽滿,口感酸甜,多汁,不僅具有美容養顔、生津止渴之效,于醫亦有大用!若有腸胃不适,腹内脹滿,石榴可助消食化積。而且因其性溫且澀,對于洩瀉之症,亦能起到收斂止瀉之效。”
醫家院長公乘陽慶聽到這話,身體微微前傾,認真的聽着,内心仿佛被無數細爪輕輕撓動着,根本難以平靜下來。
“再者,石榴之皮,還是一味良藥,可用于驅蟲。也就是說,若體内有寄生蟲,用石榴皮煎水飲之,蟲可除,身體亦得安康。”顧绫雪微笑着說道。
寄生蟲?
那是什麼蟲?
有不少人面面相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但公乘陽慶卻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複了一下心中的波瀾,開口說道:“顧大人所言極是,我等曾在病者糞便中見過細長如線的蛟蛕(jiāo
huí),亦有扁長如帶的寸白蟲,此等蟲類寄生于人體腸胃之中,緻使病者日漸消瘦、腹痛不止。”
“那醫家是如何驅蟲的?”顧绫雪好奇的問道。
“目前倒是發現有兩味草藥可根治。”公乘陽慶說道:“一乃「使君子」,其味甘溫,歸脾、胃經,将其果實炒熟後,讓病者服下,那蛟蛕遇此藥,便會動彈不得,随後随糞便排出體外。但若過量服用便會出現呃逆、眩暈、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二為「苦楝皮(liàn)」,其性苦寒,将其煎水内服,便能對付寸白蟲之類的蟲患,然此藥有小毒,使用之時,需拿捏好劑量,否則便會傷了病者元氣。”
顧绫雪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說到毒,石榴皮本身似乎也有毒性,過量服用,也會惡心、嘔吐、腹瀉、頭痛、眩暈等,尤其孕婦和體質虛弱者,更需要謹慎。”
公乘陽慶露出了理解之色,“草藥之用,本就如雙刃之劍,既能于危難之際救人一命,亦能在無形中傷人至深,關鍵便在于适量,在于掌握那微妙的平衡之道。”
“然欲精準用之,掌微妙平衡,何其難也!”顧绫雪露出感念之色,“但想我華夏醫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皆是因為有公乘院長你們這些醫家學者們前赴後繼,于草藥間尋生機,解百姓疾苦,此等仁心仁德,令人敬仰!”
其他人聽着,也都對公乘陽慶投去了敬佩之色。
這話倒是不假。
醫家雖在朝政中影響力不突出,但在諸子百家中一直便具有獨特的地位,且在民間也是具有較高的地位與威望的。
公乘陽慶忍不住捋了一下須,笑呵呵的說道:“顧校長過譽了,吾等醫家,不過盡己所能,為蒼生謀福祉耳。”
顧绫雪笑了笑,繼續說道:“剛剛說的葡萄、核桃、石榴都是西域的特産,那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嗎?”
“我隻能說,非但有之,且還不少!”
“諸如,南海郡東南七千餘島嶼之上盛産的香蕉、榴蓮,身毒國所産的黃瓜、芒果,北溟洲的草莓,南荒洲的菠蘿、辣椒,炎洲的西瓜,西極洲的大蒜,哦,西域還有大蒜。”
“這些水果的生長習性各異,采摘之後,保存的時間亦有所不同,尤其在不同的土壤和光照條件下,其風味、産量亦随之變化”
“所以我從一開始就說,想要富,先修路,有了四通八達的道路,這些水果都能得以迅速售于四方,減少在運輸中的損耗。”
“如此一來,既保證了水果的新鮮度,又能讓種植它們的百姓迅速獲得收益,從而變得更加富裕。”
“别看嶺南那邊偏遠,又因為多山、多水、多瘴氣,看似環境惡劣,常被用作流放犯人之處,但是不得不說,其氣候之獨特與優越,實乃罕見,譬如說,擁有充足的陽光,以及充沛的降水,這種自然條件是水果生長的絕佳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