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7頁)

“别看嶺南那邊偏遠,又因為多山、多水、多瘴氣,看似環境惡劣,常被用作流放犯人之處,但是不得不說,其氣候之獨特與優越,實乃罕見,譬如說,擁有充足的陽光,以及充沛的降水,這種自然條件是水果生長的絕佳條件。”

“想想看,四季如春,百花争豔,各種果實累累,終年不絕!”

“如此寶地,他日必将成為我大秦最大的水果重郡啊!”

“可能有人要說了,百姓尚不能飽腹,種植此等果木又有何用?”

在座的衆人紛紛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說他們一開始可能會這麼想的話,那麼在顧绫雪說完那一整套的售賣流程之後,他們的思路已經悄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有什麼用?

那當然大有用!

至少他們這些人都會願意去買的!

那什麼葡萄、核桃、石榴、香蕉、榴蓮、草莓、西瓜什麼的,他們活了大半輩子聽都沒聽說過,更别提嘗一口了。

不多造路,不盡快将火車研制出來,那這些水果隻會在遙遠的西域等地自生自滅,農夫們看不到種植水果所能帶來的收益,沒有動力去種植,商賈們沒辦法保證這些水果在漫長的路途上腐壞變質,而不敢嘗試運輸,而他們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永遠失去了體驗異國風味水果的機會了。

見沒有人出來反駁,顧绫雪隻能自問自答的繼續說道:“仍以嶺南為例,一則,此等水果可以通過貿易的途流通至其他地區,換取糧食及諸般生活所需,如此一來,即可解決當地可能面臨的糧食短缺問題,還能為嶺南地區帶來額外的财富。”

“二則,借由鐵路之便,水果可迅速運抵各地,不僅能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欲,又可帶動沿途商貿、客棧、倉儲等行業的興盛。”

“而若是道路不通,水果不能運輸出來,其他地區的物資也難以進去,那嶺南就隻能一直是偏遠、貧窮且被忽視的流放之地了。”

“當然,以上所說的一切,糧食與蔬菜,也是一樣的道理。”

“稻、黍、麻、菽(大豆)、麥、玉米、土豆、紅薯、南瓜、西紅柿、花生、洋蔥、莴筍等等等,有些是我們中原這本本來就有的,有的是剛從其他大洲傳入過來的,還有一些是還未傳過來的,都一樣。”

“說到玉米、土豆這些,事實上他們最初的品種,畝産量也是非常的低。”

“就以北溟洲上的玉米為例,其植株應該還是較矮,穗亦小,籽粒數量有限,且每粒皆被硬殼包裹,口感粗糙,畝産量更是遠低于我大秦現今正在種的這些,可能隻有百來斤這樣吧。”

“因為種花家運送過來的這批種子,皆經過長期的篩選、培育,産量方得如此之高。”

什麼?

如今北溟洲那邊的玉米畝産量可能僅有百來斤?

所有人這下子是真的驚愕了。

種花家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李植更是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他們前段日子收獲的可都是畝産兩千多斤啊!

“顧大人,敢問尊師門究竟有何妙法,竟能使作物産量驟增至此等境地?”李植努力平複着激烈跳動的心髒,說道:“吾等農家,為提升農作物産量,曆來便一直教導農夫們要精選那些優良、成熟且飽滿的良種進行播種,以期長出莖稈粗壯、穗大粒多的植株,然即便如此,産量亦難以企及千斤之數啊”

顧绫雪微微淺笑,解釋道:“多管齊下吧!”

“一重土壤改良,增施适宜肥料。二精研種植之術,合理密植。三用先進灌溉之法,四選育優良品種。”

“當然,關鍵之處,還在于運用了雜交之術。”

“雜交者,乃選取不同品種的作物,使其相交,擇取具有優良性狀的後嗣。”

“以雜交水稻為例,吾師門遍尋天下,精選各類具有優良性狀的水稻品種,或抗病蟲,或耐寒暑,或高産多穗。而後,精心挑選親本,使其一者為父本,一者為母本,于花期以人工授粉等精細手段,促成雜交。”

“此間,需悉心觀察每一代水稻的生長、産量、品質等性狀,逐一記錄,反複篩選,曆經無數次的試驗與改良,如此雜交的後嗣,便可集雙親之優勢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