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绫雪更是直接感激無比的說道:“陛下如此厚愛,臣等必當肝腦塗地,絕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陳廷和公輸良也緊接着躬身行禮,神色莊重地大聲說道:“陛下放心,臣等必當竭盡全力,發揮所學,精心鑽研。”
“好!”嬴政朗聲一笑,笑聲十分豪邁,“待機床研制成功之日,朕必當重賞諸卿,以彰其功!”
“陛下聖明!”文武百官齊聲表态。
就在朝堂上氣氛正熱烈的時候,李斯趁機再次開口說道:“陛下,臣還有一事禀告。”
“世人皆知,烏氏倮于六盤山之麓,蓄養無數,其量之大,能用谷量之。”
“而近日,彼已上書朝廷,欲建立一座工廠,此廠集屠宰、乳品加工、皮毛加工區、手工藝品制作區于一體。”
“臣認為,此廠若成,對大秦實乃多多裨益。”
“于财賦之上,工廠的大規模生産和交易,必能為朝廷添入豐饒之稅,以壯國庫。”
“論及民生,廠之營建與運作,需衆多丁力,此可為鄉土之民提供生計之源,削減亂象。而民有業且得财後,生計得安,對朝廷的歸心與忠順,也自當倍增。”
“論及軍需後事,此廠更見重要。”
“宰殺之牛羊,可充軍食之需,皮帶、皮靴、馬鞍等皮毛之物,乃軍伍不可或缺之用。若是有了此等綜合之廠,朝廷采辦軍需,則更為便捷,可一統購之,省時節費。坊亦能依朝廷之需,随時調整工造,确保軍需穩定供給。”
“如此,朝廷或能将節省諸多人力物力,無需再将諸多資源耗費于瑣碎雜事之上,而是将更多精力與資源,投入到更為關鍵與有用的科技造物之上。”
“此乃臣之淺見,懇請陛下審慎思量,以定大計。”
顧绫雪點着頭,心中也是十分的感慨。
要知道,距離她上次在李斯和烏氏倮兩個人面前談這件事的時候,都已經過去了一個月零六天了,結果,現在才說出來。
嬴政端坐禦座之上,目光威嚴的掃視着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緩緩開口問道:“衆愛卿有何看法?”
馮去疾率先出列,拱手行禮道:“陛下,臣以為李相所言确有其理,若能省下人力物力用于科技建造,亦是良策,然蒸汽犁研制尚需數月方能有所成果,若此時大肆宰殺牛羊以充軍需、制皮毛,恐會對農事造成一定影響,不過……”
說着,馮去疾話音一轉,又接着說道:“臣以為,如今烏氏倮欲建此綜合性工廠,也算是一個契機,朝廷倒不如将彘、雞在内的其他五畜售賣部分,讓其進行宰殺并制作肉食以供應軍需,皮毛加工、礦物開采等事亦照此辦理。”
“當前,朝廷自行處理這些事務時,過程繁瑣且效率着實不高,若能交予民間工廠,如烏氏倮之工廠這般具備一定規模和專業能力者來運作,朝廷便可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尉缭此時也走出列了,開口說道:“陛下,軍需物資的穩定供應至關重要,若民間能出現大量此類工廠,當朝廷有大量需求時,便可在自行制作的同時,也可更加方便且大量地集中采購民間所産。”
其他大臣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贊同謹慎推進,有的則認為可以将水泥、玻璃、陶瓷這些原本僅掌握在朝廷手中的技術,也授予一些民間商人,讓他們參與制作相關産品。
朝堂上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實在是沒辦法啊!
這幾個月來,所有人都對這所謂的紡紗機、燃煤鍋爐、蒸汽機、電力等物皆望眼欲穿。
可左等右等,它們就是遲遲未能造出來!
究其原因,人手實在不夠用啊!
僅靠朝廷的人力物力,要将鐵路鋪到四十八郡,那得等到何年何月!?
還有那電路,要想讓四十八郡的電報機信号暢通無阻,更是不知要耗費多少時日。
如今局勢緊迫,發展刻不容緩。
如何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