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9頁)

而屋内的黃庭靖、孔鲋、黃石公等六位院長,面對着桌上的六本書,心情都是難以言喻。

總計就六本,墨家和道家都可研究其中四本,而剩下的四大家卻分别隻能研究其中一本……

這豈非變相的在說明,他們各自所代表的學派,比起墨、道兩家來,是要略遜一籌了?

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孔鲋歎了一口氣,自先祖孔子創立儒家學派,首開私學之風,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後,又經孟子、荀子等賢能之士的傳承發展,“仁政”“德治”

等理念在各國都可謂有深遠的影響。

尤其是秦建立之前,在齊魯這些文化底蘊深厚之地,儒家思想更是深入人心。

商鞅變法後,秦重法家,他們儒家雖說影響力大為減弱了,可好歹也一直憑借着深厚的底蘊,在諸多學派之中屈居第二。

但如今,孔鲋總感覺儒家有種漸漸被擠到了邊緣,地位似乎也變得有些岌岌可危了?

再想到那本有辱斯文、詭辯無比的《掄語》即将要被大規模的印刷出來了,孔鲋更是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黃石公這邊倒是極為滿意,道家雖說主張自然無為,與秦國的法治和集權政策相悖,但對宇宙、自然以及人生的獨特見解,還是為世人提供了一種超越世俗的思考方式,尤其是對士階層與諸多學者們的思想觀念産生了重要影響。

影響力不算大,但倒也一直居于前列。

而今能有四本古籍為道家提供借鑒,也足以說明道家的地位舉足輕重啊。

鄒翰心中更是不是滋味。

他們陰陽家與道家,皆以對天地自然之理的探索而聞名于世,于諸子百家中各占一席之地,吸引着無數才俊投身其中,探究那玄奧深邃的學問。

影響力也算一直在伯仲之間。

結果,今日就隻分得了一本???

須知他們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可是為始皇帝所采用。

依據該學說,秦代周而立,周為火德,秦則屬水德,水克火,直接便為秦帝國的統治賦予了順應天命的天意認可!

是的,這便是天命所歸!

自此,秦政策制度,禮儀規範等方面都進行了相應變革,如更改正朔、服色等,都使其與水德之象相符,結果,他們就一本???

他倒要看看,其他五本,有什麼是他們陰陽家所無法觀摩的!

想着,鄒翰微笑着拿起了《萬物簡史》,逐頁翻開,目光快速的先看目錄,又在書頁上掃視着内容,雖然書寫排列方式與往日習慣相反,但倒也無傷大雅。

但看着看着,鄒翰的眼中露出了異色,神色也越發凝重起來。

嗯?

宇宙大爆炸?地球生命演化?生命起源發展?

這……與他們陰陽家關于萬物生成、演變與相互聯系的理論,似乎有着某種若即若離的關聯啊!

陰陽家的理論認為,萬物的生成是基于陰陽二氣的交融與五行的相生相克,世間萬象皆在這既定的規律中循環演變。

而這本書是如何闡述世界起源的呢?

它居然認為宇宙誕生之初是源于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

這種起源方式,與陰陽五行構建的世界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