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6頁)

……

與此同時。

帝都大學,校長辦公室内。

正在翻看《植物志》的顧绫雪,看到了一頁關于烏桕(jiù)的記載。

果實:蒴果梨狀球形,成熟時黑色,直徑……種子扁球形……外被白色、蠟質的假種皮。

習性:陽性樹種,喜光,不耐陰……

分布:主要分布于黃河以南各省區,北達陝西、甘肅,生于曠野、塘邊或疏林中……

“烏桕?”

顧绫雪眼中露出了異色,一個死去的記憶突然就這麼冒了出來。

應該是她曾經無意中見過的,或者很小時候知道的……

現在觸發到了關鍵詞,倒是有了一絲既視感。

想了一會後。

随着那些遺忘的記憶漸漸清晰,顧绫雪也不由的勾起了嘴角。

“怎麼就才想起來呢!”

這可是個好東西啊!

烏桕種子外被的白色蠟質假種皮,經提煉加工後可作為肥皂的原料,能有效去除污垢!還是制作蠟燭的優質原材料!

種子榨取的油可用于制作油漆和油墨!

種子油經過特殊處理後,還可作為機械潤滑油,延長機械使用壽命!

種子中提取的油脂還可用于生産甘油,用于食品的甜味劑、防腐劑,在正常使用量範圍内對人體一般是無害的,前提是其本身含有的有毒成分被完全去除。

醫藥領域,烏桕的根皮、樹皮、葉和種子均可入藥,具有利水通便、消腫散結、解蛇蟲毒等功效就算了,其中一些生物活性成分,還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這一點,得讓醫家那邊好好研究一下才是!

生活用品方面,烏桕的葉子可以作為染衣物的黑色染料,顔色持久不易褪色!

種子油還可以作為塗油紙、油傘的塗料,塗抹後能使紙張和傘面具有防水、防潮的性能?

“嗯,最早好像是記載于……魏晉南北朝時期?”

“現在應該有吧?”

“南陽郡、南郡、九江郡、會稽郡、漢中郡,巴郡、蜀郡、黔中郡、長沙郡,都按理來說,自然條件都很适合烏桕的生長,都找找看吧!”

思及此,顧绫雪掏出了紙筆開始寫寫畫畫,準備将這個好消息無償送給治粟内史。

别的不說,首先就可以代替動物油脂蠟燭了。

之前他建議陳廷用蜂蠟制作蠟燭,還分享了一下四季養蜂心得,不過直到現在,外面的官貨區裡面都沒有賣的,剛好那就換烏桕吧。

然後,現在大多數人們還是常用草木灰來洗衣服,就連魏晉時期的貴族,用的還是昂貴的澡豆,現在烏桕洗滌劑一出品,既廉價清潔效果又好,多經濟實惠啊!

替代部分藥材,替代天然漆……還降低顔料調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