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自隅中之時開始,至日入結束。答題需用墨筆,字迹需工整清晰,不可潦草。嚴禁交頭接耳、傳遞物品,若有作弊者,輕者逐出考場,永不錄用,重者依律嚴懲!望諸位能在此展現真才實學!”
“現在,考試開始!”
主考官那威嚴的話音剛落,手捧密封試卷的監考的吏員們便邁着整齊的步伐,開始依次穿梭于一排排桌椅之間發放試卷。
所有應考者們紛紛伸出微微顫抖的雙手接過試卷,每個人的眼中都滿是新奇與驚歎。
這紙張可是極為罕見之物啊!
他們每個人,大多數都僅僅是在朝廷發布新的政令時,才有機會見識到這個,平日裡,莫說是使用,就是連購買紙張的念頭都不敢有,一來價格昂貴,非他們所能承受,二來根本無處可買,朝廷新研制出來的這種紙張的流通範圍極為有限。
然而此刻,他們每個人的面前都擺放着兩張。
一為考卷,二為答題所用。
這一刻,有人小心翼翼的用手指輕輕觸摸着紙張的表面,感受着那細膩的質感,仿佛在觸摸一件稀世珍寶。
有人則将試卷輕輕舉起,對着光線仔細端詳,驚歎于紙張的輕薄與通透。
還有人忍不住湊近紙張,嗅着那淡淡的墨香與紙香混合的氣息。
所有人都對這紙張愛不釋手!
這可比竹簡好用多了!
若不是考場紀律嚴明,恐怕他們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動,相互交流起這紙張的奇妙之處了。
但衆人也知道此次考試的重要性,在短暫的驚歎之後,都紛紛收斂心神,将目光重新聚焦在試卷的題目之上。
隻見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考題,涵蓋了大秦律法、地理、算術、曆法等諸多方面。
而經史子集、時務策論方面倒是比較少!
不少人心中都是微微一緊,但很快便鎮定下來,畢竟朝廷發布诏令的時候也确實提及過會考這些内容。
考場上一片寂靜,隻見諸考生們紛紛提起筆,或眉頭緊鎖的思考着考題,或胸有成竹的奮筆疾書。
張耳便是此時認真作答中的一個。
面對第一道題,張耳幾乎是信手拈來,提筆唰唰寫着:
吾秦自一統六國,以法治國,于定罪量刑之道,尤為審慎,今略陳其要。
一曰,論年齡,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為成人之界,至此身高者,始負刑事責任。此乃體察人情,區分老少,使刑罰适中。
二曰,據實定罪,皆以事實為據,非妄加罪名于人,凡有訴訟,必先察其事真僞,證之有無,而後方可定罪,此乃公正之基,不可偏廢。
三曰,分故意過失,故意為之者,其惡尤重,刑亦随之,過失犯罪者,其情可憫,刑則稍輕,此即明辨是非,區分善惡,以顯律法公正。
四曰,并合論罪,一人犯數罪者,非但各論其罪,亦将數罪并合,處以重刑。此即嚴明律法,不使惡徒漏網。
五曰,共犯加重。二人或二人以上共為惡者,從重處罰!此乃嚴懲團夥,以儆效尤。
六曰,自首減刑,凡自出者可以減刑,此即鼓勵改過,使惡徒知返。
七曰,誣告反坐,妄告他人之罪者,必以其所誣之罪,反加之身。此即維護法之尊嚴,不容誣告陷害。
此七者,乃吾秦定罪量刑之原則也,吾輩當以此為鑒,恪守法治之道,以安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