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着又講了馮小憐、張貴妃等等的事迹,聽得懷孕了六個月的香君頭疼。
怎麼陸令儀講的這些,聽起來大多數都沒有好下場?
講完這些故事,陸令儀問香君感想。
香君很是無奈,“前些日子,你請旨回了家,回來就給本宮講這些,可是你父親要提醒本宮做個賢妃,不要後宮幹政?”
陸令儀拜了拜娘娘,回答道:“父親的确叮囑過,但這卻不是令儀給娘娘講這些曆史的用意。”
“那你是何意?”
“奴婢是想提醒娘娘,後宮不得幹政,若是想不幹政,就不能犯這幾個後妃曾經犯過的錯誤。”
“哪些錯誤?”
“第一種錯誤,是不能利用制度控制朝廷,如劉娥依靠垂簾聽政掌握天下,她做的事情合禮法,所以她的地位最穩固,後世評價也好。”
香君沉默了,她怎麼覺得,有點不對。
“第二種,是錯誤的用情感控制君王,如馮小憐、張貴妃通過帝王私欲間接幹政;後世評價不好。
第三種,是通過家族控制朝堂,如鄧綏、賈南風依托外戚集團架空皇權。”
說完,陸令儀對娘娘又拜了拜。
“娘娘,作為女官,奴婢要提醒娘娘,千萬要謹守本分,做一個賢妃。”
陸令儀這哪裡是提醒香君後宮不要幹政,這是在替她總結前人的成功經驗。
“謝謝令儀提醒,本宮記下了,一定牢記妾妃之責。”
一旁的江嫔不是個笨的,她聽懂了貴妃和陸令儀之間的暗語。
“陸司籍,有一個問題,本宮想問您。”
“江嫔娘娘但問無妨。”
“這世上,女子主政,是不是都比不上男子?為何,你說的這些人,後世評價都不好?”
陸令儀笑了笑,問道:“娘娘可知平陽昭公主?她是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姐,李淵太原起兵後,平陽公主在鄠縣招募數百義軍,憑借膽識與謀略,說服何潘仁、李仲文等數支起義軍歸附,迅速壯大勢力至七萬人,她治軍的時候軍紀嚴明,禁止劫掠,百姓稱其軍為娘子軍。後她與李世民會師,合攻長安,并且唐朝建立後,奉命駐守葦澤關。
然而,此後她的人生就仿佛消失了一般,史書中再無記載,等再有記載,就是她以軍禮下葬的時候,連她的死因都無人知曉。甚至,她的名字都是後世傳奇小說裡杜撰的,史書上,她連名字都沒有。”
此言一出,香君和江嫔對視一眼,兩人都沉默了。
陸令儀繼續說:“娘娘,我讀武皇一朝的史書,時常覺得缺少了許多東西,除了上官婉兒,似乎曆史上隻強調武皇對狄仁傑的重用,要知道,武皇身邊是有一整個女官集團在幫助她的。隻是在曆史上,這些人與事都被抹去了。我讀史書,時常會想,曆史上,到底有多少和平陽昭公主一樣被抹除了名字的女子?”
江嫔緩緩開口說:“我們作為女子,成為皇子的妃子,已經是比天下女子的命都要好了,但我們怕是也不會被任何人記住吧。”
“那又如何呢?我相信,這世上,隻要存在過,就一定會留下痕迹。在曆史的縫隙裡,總能找到一些那些女子們活過的印記。就算名字會被抹除,此生,也要轟轟烈烈地活一次。而且,反正是要被抹掉痕迹的,倒不如暢快地做想做的事情,才不枉費呢。”
江嫔笑了笑。
“多謝司籍指點,本宮受益匪淺。”
江嫔走的時候,給了令儀不少賞賜。
等人走了,陸令儀才問貴妃:“娘娘,您為何會讓江嫔旁聽?”
“有什麼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