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10頁)

就算最後能得勝,大齊的實力也會因此元氣大傷。

香君冷哼一聲,氣急敗壞地說:“大将軍王要威脅皇帝,沖着他啊,沖着本宮做什麼?”

顧亭雪笑了笑說:“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那是皇上,無論那一箭是真是假,這意圖弑君的帽子便是摘不掉了,弑君這種事情,就是大将軍王那種人,要做也得掂量掂量。若對着皇帝射出那一箭,整件事将沒有任何轉圜的餘地。所以,在場的,除了皇上,隻有射向皇後和貴妃娘娘您能起到震懾的效果。”

是啊,從古至今,有幾個敢殺皇帝的?

就是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皇帝隻是個擺設,到了最後關頭,也沒人敢輕易動皇帝。

當然,也有殺過皇帝的,可這些人,就算自己的家族問鼎天下,後世子孫也還是被生生世世釘在亂臣賊子的恥辱柱上,時不時被拿出來鞭屍。

既然不能把矛頭指向皇帝,大将軍王自然也舍不得拿皇後冒險,所以就把香君當靶子了。

“罷了,算本宮倒黴。”香君沒好氣地說,又問:“還有一個原因呢?”

“今日大将軍王一口一句周子都對娘娘意,怕不是知道了些什麼。”

香君神色瞬間就嚴肅起來,“他知道周子都是本宮的人?”

“周子都雖然沒有和娘娘直接聯系,但是多年來一直是和許煥文聯系的,這北地是大将軍王的地盤,他知道了什麼,也說不準。而且,從前周子都在大将軍王麾下做先鋒,他那個實心眼的性子,什麼時候暴露了也說不準。”

香君心裡一沉,但想了想又說:“看出來又如何?本宮和周子都又沒有什麼直接的牽扯,他還能抓到實質的證據不成?”

香君如今是兩個皇子的生母,一個是監國的皇子,住在東宮裡;一個頂着帝星的預言,還被皇帝起名元祚,寓意着繼承大統。

若是香君出什麼事情,這兩個皇子便是廢了,皇帝便也沒剩幾個能培養的皇子了。

所以,隻要香君自己不找死,空穴來風的事情,可傷不到香君的根基。

“大将軍王可不是針對娘娘。”

“針對周子都?皇上也不會因着一點猜忌,就把周子都調走的,他的位置太重要了,大将軍王怕是要失望了。”

“娘娘錯了,大将軍王的性子,可不會忌憚周子都,他隻是單純的想讓皇帝不舒服,皇帝難受,又不能把周子都調走,還要忍着不悅重用一個觊觎自己女人的人,這才是大将軍王的另一個目的。”

香君無語極了,“這不是損人不利己麼?”

“是啊,但大将軍王是性情中人,自己開心爽快最緊要,但凡他能學幾分咱們皇帝的陰損卑鄙,如今做皇帝的,還真說不準是誰。”

“此話怎說?”

顧亭雪便與香君說起當年皇帝登基之前的複雜形勢。

當年,雖然先帝已經屬意傳位給九皇子周清河,但是朝中還是有不少支持大将軍王的聲音。

咱們皇帝是個耳根子軟的,他愛太後,想要太後的兒子當繼承大統,但是他又尊重大臣們的意見,若真的大臣們都覺得周清河不合适,要推舉周清崇,事情還真說不準有什麼變化。

當時大齊邊境和北蒙的摩擦不斷,朝中又沒有能抵禦外敵的将領,大将軍王便自請出征,要替先帝平息邊患。

但那時候,皇上的身子已經不好了。

姜太妃自然是希望兒子留在京城,就怕皇帝什麼時候忽然駕崩,自己的兒子會錯失先機。

但大将軍王的性子就是這般剛烈,根本聽不進去母妃的話,還是率軍出征,大将軍王勇猛,第一次與北蒙會面就勝了。

照說,有了一次勝利,對于當時還是皇子的大将軍王來說,便已經攢足了政治籌碼。若是這個時間後,他以侍疾的理由回京,對他來說是最有利的。

但大将軍王偏要乘勝追擊,他帶着兵馬深入草原,勢必要與北蒙的主力會一會,接下來便是了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