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7頁)

夜裡,謝家其他人已經打呼噜時,兩口子還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

最後還是小陳氏率先開口,使勁兒推了推一旁的自家男人:“孩他爹,這些年咱們家也攢了些體己,要不咱們把三娃也送去書堂。”

說起來,這小半年姐弟倆的動作并沒有瞞着人,兩口子包括其他人也都是瞅見地。

不過之前還以為小孩子過家家,沒想過真能學出點兒什麼。

謝老三兩口子的心思同早前的小林氏差不多,自家閨女身子差,多學着點,哪怕認個字以後多少還有些想頭。

沒成想,這倆孩子是真聰明。

拴子(小胖)那孩子可是說了,他們堂上幾個人,有的學了小兩年,還不如三娃呢!

小陳氏越想越睡不着,嘴裡還不住念叨着:

“也是,四丫跟三娃親姐弟,四丫打小就聰明,連咱娘脾氣那麼爆的人,幾個丫頭裡也就四丫能從娘手裡讨到好處。”

“三娃跟四丫可是親姐弟,還能差了不成?”

對于自家女兒的聰明,小陳氏從來沒懷疑過,畢竟之前的繡活兒,女兒看一遍就能記得差不離。

在她看來,這就是頂頂聰明了。

“他爹,要不咱們試試吧!”

不說秀才了,就算考個童生也行啊,日後跟徐夫子一樣做先生也是頂好了。

再不濟去城裡做賬房,也是吃香的很,想到今兒三娃的伶俐,小陳氏忍不住激動了起來。

但凡有機會,誰願意娃子們一輩子跟她們一樣,在地裡扒食吃。

當然小陳氏心下還有隐憂,四丫這身子骨兒,除非兄弟能厲害些,要不然哪家願意娶回去個祖宗供着。

重重的吐了口濁氣,謝老三再一次翻了個身:

“說的輕巧,你知道學堂裡一年到頭得花多少銀錢嗎?光是給夫子的束脩,讀書用的紙張,哪個不要銀子。”

“就咱們那點兒子家底,擱裡頭連個水花都砸不響。”

恐怕沒等到學成那一日,家底兒都要砸光了。

都知道讀書好,讀書有出息,可這村裡送去讀地還不是那幾家。

村長家啥條件,他家又是啥條件!

“可咱們三娃這麼聰明,總不能一輩子窩在地裡吧!”

“咱們四丫以後怎麼辦?”

黑暗中,小陳氏恨恨地捶了捶自家男人的背,換來的仍是一聲重重的歎氣。

第二日,見兩口子尤其是自家爹沒有要松口的意思,安甯沒有絲毫意外。

這年頭,農家抗風險能力太低了,就那點碎銀子,也根本賭不起失敗的可能。

反正她要的,也壓根不是這些。

那日之後,安甯隻當無事發生,帶着小弟繼續趴在課堂外聽課,回來手把手教着便宜弟弟讀書,認字。

不過自那天之後,兩口子到底有些念想,小陳氏不僅不再支應兩個孩子幹活,還時常特意給姐弟倆創造安靜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