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山那是啥?抱歉他們莊戶人家不懂。他們隻知道自家兒子(孫子)以後那可是高高在上的舉人老爺了!
更何況還有外孫子,人家可是魁首,還是十四歲的魁首,正兒八經的進士苗子呢!
總之,消息傳來的第一時間,整個謝家村就已經炸了起來。謝老頭更是激動地整雙手都在顫,一邊兒雙手合十一疊聲的喊着老天保佑,一邊兒又麻溜兒地吩咐家裡除老三家的幾個媳婦兒。
發賞的發賞,招呼來客的趕緊招呼!
至于謝老三兩口子,這會兒比年過古稀的老爺子都還不如,整個人活像個木頭樁子,魂兒都不曉得飛哪兒了。
還是一旁的三娃媳婦兒,一邊兒殷勤地攙扶着自家婆婆,一邊兒還不忘喚來丫鬟,給客人備上點心茶水。
因着報喜的差役們一路上又是敲鑼又是打鼓,丁點兒都算不上低調。這會兒老謝家已經聚了不止一波村人。
村裡出了舉人老爺,對所有人來說,那都是天大的好事兒。
小小的謝家小院兒隻瞬間便被圍得水洩不通,幾位族老更是激動到手腳發顫。要不是這會兒謝小弟不在,恨不得當場開宗祠,告慰列祖列宗!
同謝家一般熱鬧的還有縣裡老林家,得知自家孫子得中舉人,還是闆上釘釘的解元郎。若非顧及舉人祖父的體面,林老爺恨不得當場仰天長嘯!
天爺啊,這究竟是什麼美事兒!
也能落到他老林家!
見到兒媳婦過來,更是比見到祖宗都熱絡,若非安甯周遭幾大丫鬟各個殷勤的很,恨不得自個兒上去給兒媳婦端茶倒水。
就連向來愛嘀咕的姜氏,在自家兒媳婦過來的一瞬間,下意識将屁股從椅子上挪了開來,要不是一旁的林大姐反應夠快,險些親自起身給兒媳婦讓座。
安甯:“………”
謝謝,但其實大可不必。
一行人回到家中已經是十月中旬,這期間,無數賀禮流水一般地湧入林謝兩家。
舉人同秀才不同,不僅具備一定司法豁免權,每月可領取一部分俸祿,甚至某種意義上已經屬于官僚階級的一種。
常日裡,連縣老爺都要給上三分薄面。
更甚者在有些偏遠小縣,連縣官都隻舉人出身。
尤其在這種小地方,一旦有人中舉,可以說整個縣,甚至臨縣的商戶都會争搶着上門兒送上厚禮示好。
哪怕不求巴結上關系,也要給出态度,表示自家對舉人老爺尊重,絕無半分得罪輕視之意。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這一刻有了鮮明的實感。
作為新晉舉子,自是要合家舉宴。為了自家寶貝孫子,林老爺更是大手一揮,在林府整條街整整擺了三日流水宴。
期間又是幾大波賀禮争搶着送上門兒。
要不是生怕寶貝孫子被笑暴發戶做派,這位險些都要換上幾大筐銅錢在門口撒着玩兒。
作為解元親娘,外加舉人親姐,安甯小日子倒是一如既往的悠閑,每日看書賞畫與往日無異。
兩家人忙得腳不沾地兒,然而饒是如此,一衆需要操心的事兒愣是沒有一星半點兒,遞到安甯跟前的。
很明顯,教導出一個舉人甚至解元,和教導出一衆秀才的含金量簡直不在一個層次。
若說之前大家夥還隻是羨慕佩服,并暗戳戳想要從中得到好處外,那麼如今,在看向安甯目光中,就隻剩敬畏了。
對讀書人,對有能之士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