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讀書人,對有能之士的敬畏!
哪怕衆所周知謝小弟這些年一直都在縣學讀書,然而桃花縣今年攏共就兩位舉人。
一個親兒子,一個親弟,說沒關系,那才是真把人當傻子呢!何況新任解元郎還是安甯本人從小教導。
兩家人之前早有商量,宴席倒是隔開日子辦的。謝小弟舉宴那日,安甯還特意帶着便宜夫君和兒子回去了一趟。
老謝家這一日格外熱鬧。
經過這些年發展,謝家村早不可同日而語,如今村中除了謝小弟這個舉人外,光是秀才就有兩位。
除了村長家的小胖外,還有一位便是早前村中教書先生徐夫子的孫子。因着早前無償教導的恩義,安甯之前的筆記,包括之後送來的經義,時常也會挑些合适的送去徐夫子那裡。
畢竟安甯心知,這世上并不是所有夫子都願意小娃娃,尤其是村中像她這樣的女娃娃一分束脩不掏地前去蹭課這麼久。
起碼那些年,作為厚着臉皮蹭課的小娃娃,她從未從這位夫子甚至徐家人口中聽過任何不好的話。
更甚者當初三娃之所以能夠結保,取得考試資格,除了謝有成出力外,也多有賴這位老夫子的幫襯。
事實上,徐老夫子雖教書刻闆了些,為人卻是難得的大方和氣,并沒有往常讀書人身上的清高勁兒。對于安甯送來的東西,雖自覺得受之有愧,但為了子孫前程,仍一張不落,仔仔細細地收了下來。
自知自個兒的水平,後來更是沒少叫孫兒前去村裡兩位秀才處請教。
之前安甯懷孕的時候,小林嬸兒還特意送來了早前釀下的果子酒。
席間,安甯還見到了小胖媳婦兒,還有對方已經十二歲,并在去歲已經中了童生的小兒子。
跟謝小弟因着安甯這層關系,有幸娶了縣裡大戶人家的女兒,能夠有充足的資金安心科舉讀書不同。
小胖考中秀才時已經十七,資質又不算上佳,日後考中舉人的可能性可謂微乎其微,并不在縣城裡大戶人家的投資範圍,最終娶得也是縣裡中等人家的姑娘。
不過小胖本人對此很是看的開,心知自個兒的天賦,能考上秀才已經是族妹生拉硬拽,再往上簡直難如登天。何況在縣城裡教書也沒什麼不好。
他謝小胖如今也是人人尊重的“謝夫子”嘞!
三娃早前還羨慕他嘞,不用整日累死累活的,拼着老命的讀書考試。
不過還好,小夥伴兒如今可算解脫了。據說謝三娃考中那天,抱着酒壇子哭了整整一宿呢。
天可憐見的,可算是解脫了,不用日日不落,熬燈油似地熬着,還要時不時,忍受來自外甥天賦上的降維打擊。
頭一次聽到小弟如此囧狀,一直到回去的路上,安甯還險些笑地直不起腰來。
安逸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轉眼間,自家寶貝兒子已經到了上京趕考的日子。
陪考人依舊是孩子他爹,至于落腳地,早在年前,林家堂伯那裡就已經趁着送年禮的功夫,特意托人過來,說是京中已經備好了客院。隻等年後堂侄過來。
來人很是客氣,半點沒有早前面對商戶人家的傲慢。
林家堂伯今歲已經年近古稀,仕途也即将走到盡頭,若非不放心底下子孫,恐怕早早該請折子緻仕。
事實證明,官宦人家,也并非沒有難處。
科舉,無疑就是橫在上頭的最大難為。
林家大爺早年讀書天分隻能算一般,饒是蹉跎到三十來歲依舊隻堪堪取中舉人。哪怕後來憑着外家,還有自家親爹的蔭庇做了官兒。
然而官場之上,同進士尚且要比做如夫人。何況舉人,在偌大的京中,可以說啥都不是!
仕途更是一眼到頭,哪怕熬了這麼些年,也依舊隻是個不起眼的六品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