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非是眼看三年庶吉士任期已至,想要為自家夫婿謀一好去處罷了,最好還是能搭上東宮這條大船,日後也可順其自然順風而上。
尤其在目前楊家嫡長子明顯打算沉寂,庶出次子平平,幼子更非有建樹之人。按常理來說,這般情況下,扶持女婿以備将來未嘗不是宗好莊。
隻可惜了……
瞧了眼不遠處正眉眼生笑,歡快地同自家婆婆說着的小姑子,還有一側目光幾乎沒離開過對方的當今太子。
自家小姑子這性子,這些年林氏自認已經有所了解,同婆婆雖不說如出一轍,卻也相差無幾,甚至比之自家婆婆,多年嬌養之下,還要多了幾分肆意率性。
隻瞧無論王妃,還是太子妃,這位都敢明目張膽把着自家夫君,視外界一衆酸言酸語如無物,等閑連理都不帶理一下的。
對不在眼中之人,那也是丁點兒也不愛演的,譬如自家夫君,又譬如眼前這位楊大小姐。縱使嫡親血脈又如何?
對方态度如此,太子殿下何等明睿之人,又怎麼可能為這些人有分毫另眼相待。
崔大公子這波打算怕是……
事實也确如林氏所料,一直到兩位貴人相攜而去,席間,除去兀自樂滋滋,不曉得想啥美事兒的楊小弟,包括楊瑾安在内,其他有心思之人或多或少面色都不大好。
顯然也心知早前一番表現,并未入得這位儲君的眼。
瞧着眼前面色僵硬的自家夫君,還有一旁強撐着的兩口子,林氏面上溫婉,心下卻半點并不以為意。
小姑子這般心大之人,一母同胞,關系都能處成這樣,這能怪誰呢?
世來前倨而後恭者,最是可笑!
倒是一旁的嬷嬷心有憂慮:“話說大爺這一年來心情可是不大好,同太子妃娘娘關系又是如此,也不知日後會不會影響咱們小公子,還有大姐兒前途……”
吳媽複又歎了口氣。
其實還有一點嬷嬷沒有說的是,早前自家小姐之所以能這般自在,多賴林家根基深厚,于大爺仕途有益,然如今大爺眼看前途無望,家中又不缺權勢富貴……
這……想到後院裡那些姨娘,老嬷嬷不免擔憂。
對此,林氏顯然不以為意,隻擱下賬冊,輕抿了口手中清茶:
“嬷嬷放心吧,楊家如今正值關鍵時刻,最忌諱的便是節外生枝。如今家中祖母年事已高,婆婆又是心思直白,未免被人鑽了空子,日後隻會愈發倚重于我。”
“何況相公這一代退下,為保家族傳承,家中隻會更加悉心培養峥兒。”
總之,無論是她,還是膝下一雙兒女,地位隻會愈發不可動搖。
這也是早年母親和她之所以選擇楊家的原因。
從一開始,林氏便心知自個兒論容貌非是上乘,情趣不多,詩書一道更無太多靈氣。想要同未來相公琴瑟和鳴絕非易事。
她自個兒也并非那等能舍下顔面,伏低做小讨好夫君之人。唯有家世,以及從母親身上學來的管家理事,交際人脈才是手中最大的籌碼。
與其在複雜的家族中徹底喪失優勢,不若擇一簡單人家。恰好婆母心思純善不為難人不說,最妙的是還不善理家。
便如此時,縱使有了這潑天富貴又如何,她的能力目前在家中依舊是難以或缺……
隻想着近來愈發多的試探應酬,饒是林氏也不免有些疲累,不過想想這陣子衆人逢迎,就連娘家一衆弟妹亦無不豔羨讨好。
林氏很快又支棱了起來。
肉眼可見的富貴,兒女前程在前,縱使再累一些,又如何呢!
隻思襯間,林氏不免又想到今日見到的大姑姐,未來幾乎鐵闆釘釘的承恩公嫡長女,太子妃親姐,話說能将一手這般好的牌打成如今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