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1頁)

就是不知這一日,需得多久了。

許是一輩子也未可知呢,張内侍心下默默道。

各自懷着難以言說的心思,主仆倆複又站了一會兒,見官家隻定定瞧着,卻遲遲未曾上前,一旁的張内官方才試探着開口:

“眼見時候不早,也快到用晚膳的時候,官家莫不過去瞧瞧?”

要知道作為官家如今唯一養成的女兒,福康公主素來受寵,為人又體貼,早前每隔上幾日父女倆便要一道相伴用膳,談天說笑。

同外頭普通人家的父女也差不得什麼。

然而眼前的官家聽罷卻隻是微頓片刻,面上似有所動,然腳步遲遲未曾邁出一步,半晌方才輕歎一聲:

“罷了,福康心下不虞,我還是改日過來。”

末了又吩咐一旁的張内侍,将前幾日内庫中偶得的柘木弓送來,後又添了一些新鮮的玉飾耍物:

“福康既想玩兒,便玩兒吧,權當松快一番……”

“是,官家……”

一直到屬于兩人微不可見的腳步聲逐漸消失,校場上,紅衣女童面色亦沒有絲毫變化,依舊熟練搭着手中長箭。

隻這一次,飛離的箭矢并未落地,而是穩穩紮在了不遠處的草靶之上。

不偏不倚,正是靶間最為邊緣之處。若有熟讀兵書之在此便可發覺,最後這一支箭矢,恰好與之前“偶爾”射中的幾支成犄角之勢。

轉眼冬時已至,任是誰都未曾想到,素來乖巧聽話的公主竟有這般倔勢。不得習武,便幾乎日日弓箭不離手不說,就連常日裡面上的笑意也沒了影子。

十歲不到的女童,原先尚帶着嬰兒肥的小臉,此刻竟也憑白多出幾分少女的冷冽來。

再次着令内侍将哭鬧不休的苗娘子送離,書案前,趙祯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恰好這會兒門外曹皇後求見,見官家如此,不免開口出主意道:

“福康年幼,性子難免執拗,此番驟然接受一位幾乎素未相識的未婚夫難免心下不愉。官家,常言道感情總歸是要培養的,不若先将李家六郎召入宮中,再令其帶着新奇有趣的耍物,這時日久了……”

雖覺有些不妥,然思及福康這陣子的執拗,良久,趙祯仍是點了點頭。命底下内侍将自家表弟喚來。

然而數個時辰後,卻見垂拱殿外,一小黃門兒跌跌撞撞跑來:

“官,官家,不好了,出事了……”

***

兩個時辰前,李府

臨行前,李炜生母楊氏拉着自家兒子還在滿腹牢騷:“這公主,真是好生大的架勢!”

“不進門兒尚且如此了得,若是進了門兒,這日後還不得上天了去,當真是委屈了我兒……”

公主,他們老李家也是皇親國戚呢!

哼,公主又如何,不情願又如何,還不是老老實實嫁進來。

一旁的李家幾兄弟倒是沒有多言,縱然皇親國戚如何,說着榮光,然在汴京那些士大夫眼中,仍是些沒根沒底的破落暴發戶。所倚杖者唯有一人。

因而這門兒親事雖聽着不大妥當,但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這會兒對着自家弟弟不免多叮咛了些。

隻心下不免多有不豫,任誰家被這般明擺了的瞧不上,心下會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