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4頁)

“一旦失去了價格優勢,無論明暗,這條經濟脈絡自然也就徹底消失,屆時一場硬戰自是在所難免。”

“想來陛下已經做好了準備。”

安甯微微揚眉,并未否認。

伴随着手中最後一顆白子落下,這場膠持已久的棋局終是落下帷幕。以安甯勝過二子結束。

“看來章卿近來技藝略有生疏啊!”

回答她的章某人一聲頗為浪蕩的輕哼:

“生疏與否,陛下再多試上幾回不就知曉了!”

安甯:“……”

嘉祐五年

在安甯技術支持,外加兩位大臣格外“配合默契”之下,各地鹽價均開始大幅度回落。當然其間涉及的利益牽扯自是不少。

借此機會,安甯複又快刀斬亂麻清理掉不少朝臣,就連包拯,也被安甯從禦史台重新調入三司使。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這位于各地鹽政肆意苛刻百姓早已不滿許久。

如今有了機會,自是要努力發光發熱,最主要的,這位包公可不是啥手軟之輩。

“果然,這兩人不愧天作之合啊!”

翻閱着各地傳來的消息,安甯忍不住輕啧一聲。

同一時間,揚州府衙

接到朝廷傳來的消息,兩個你來我往争執了大半晌,這會兒正臉紅脖子粗的中年儒生忍不住對視一眼,複又在下一秒齊齊扭過頭去。

須臾,一位身着駝褐色鶴氅的中年儒生方才似有驚異道:

“好快的動作,看來官家這是早有準備!”

拿過公文瞧了一眼,一旁的司馬光不置可否,隻徑自抿了口手中清茶,顯然對此并不十分意外。

隻語氣不免帶着幾分複雜道:

“王兄這些年怕是在偏遠之地呆久了,孤陋寡聞,須知咱們這位官家可素來不做無準備之事。”

司馬光毫不懷疑,依那位情報消息的厲害之處,怕是早在之前,這裡的情形便已經被摸的差不離了。

而他們二人,皆不過這位手中之刃罷了,尤其是他自己。

思及這些年不時掉落的頭發,沉默片刻後。看着眼前這位,司馬光唇角不覺勾起些許薄諷:

“王兄未免過于天真了些,須知一項良策,最後能真正落到實處的那才叫佳策,否則不過勞民傷财,任你忙活多久,最後也隻會是一地雞毛!”

不等這人反駁,司馬光複又哼道:

“王兄難道沒有發覺,官家自上位以來,所涉诏令,也是禁者多,興者少,便是早前的一幹苛捐雜稅,甯肯損掉一部分收益,也要幹脆全切。

所為的,不就是不令底下官吏有任何巧立名目,搜刮百姓的機會。”

“但凡涉及繁雜政令,早在令行之初,各處人員便已經安排妥當。”

晌午時分,官衙内差役陸陸續續離開。略顯空蕩的房間内隻餘二人相對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