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洗腦法
★最好的印象是,對方看你“第一眼”,就已經選擇做出一個你希望得到的決定。當然,你也可以采取相反的策略,那就是使你的印象讓人憎惡。這完全取決于你“展示自我”的勇氣和方法。
★不要太在意别人對你的看法,你隻能決定你自己。這便是“印象洗腦法”的關鍵所在,恪記你的優點,然後将它極端強化,從而釋放正面的吸引力。
★成功印象的表現是,人們總是不斷地想起你,希望與你有所交流、向你請教,或者委托一些事情。這表明你偷走了他的“心”,成為他内心中非常重要的人。
★在必要的時候,主動展示你的“缺陷”,創造“不完美”的形象,這反而讓人感覺真實和值得信任!
★你的名字和你的思想所展現出來的内涵,就是你的“品牌”。如果你不再在意這兩點,你将變得毫無價值。因此,最成功的品牌營銷,都是在制造和兜售一種“産品的影響力”,而不是産品本身。
★忠告:能力越大,責任感就越大。同樣,你的形象越完美,你每日所承擔的壓力,也将相應地成倍增加。不得有一絲懈怠,否則便跌下神壇。
第一眼和第一次,對于人們來說總是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無論在職場、情場還是名利場,第一眼都是最重要的!許多人生活中最好的朋友,都是通過初次接觸就确立了關系,少有人需要通過漫長的判斷和相處來決定是否跟一個人确立某種關系。
第一眼印象包括言談舉止、外形裝扮、處世态度等很多方面,而且判斷的标準也在随着環境、面對人群以及場合的改變而不斷地發生改變。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幾乎沒有人願意花時間了解、證實一個留給他不好第一印象的人。
也就是說,如果你第一次給對方印象不好,就等于已經被列入對方的“黑名單”,很難再得到機會去糾正昨天犯下的錯誤,哪怕你實在很冤枉。
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内就能産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能夠在頭腦中形成并占據主導地位。像企業的面試,對于一個人的最終錄用與否,首因效應就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有人問我:“第一印象真的有那麼重要,能夠對今後的相互交往産生難以磨滅的影響嗎?”
為了揭開“首因效應”的産生奧秘,有一些心理學家設計了一例較為典型的心理實驗:心理學家讓兩組被試者同看一張照片。他對甲組說,這是一個屢教不改的罪犯;對乙組說,這是位著名的科學家。他讓兩組被試者看完後分别描述這個人的性格特征。
結果,甲組的人異口同聲地描述道,照片上的人眼睛深陷,隐藏着罪惡;額頭高聳,表明他是一個死不悔改的慣犯。乙組的人則贊美道,他目光深沉,表明他聰慧睿智;高聳的額頭,正是科學家擁有堅毅性格的體現。
這個實驗表明,如果第一印象形成了肯定的心理定式,會使人在後續了解中多偏向發掘對方具有美好意義的品質;相反,如果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式,則會使人在後續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對象令人厭惡的品質。
我們知道,很多男女第一次見面便相互愛慕的例子,便包含了首因效應的成分。相親時雖然過程很長,男人和女人要一起約會、吃飯、看電影,經曆幾個小時的接觸,但通常隻是剛見面時的幾秒鐘,就決定了彼此之間的印象。
許多與此有關的調查都認為,一個女人在決定自己是否嫁給一個男人時,最後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都取決于他們在剛見面時的印象。
有不少從名牌大學畢業的美國青年問我:“明天我就要去面試了,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
我的建議是:“比你将來的同事莊重一點點。”
你去面試時的着裝,應當依照你即将進入的工作環境來決定。事實上,既能與未來工作環境“和諧相處”,又能突出“個人優勢”,這樣的面試着裝才是好着裝,才能打動面試官的眼睛,征服他們苛刻的大腦。當然,你必須适當地穿得正式一點,這樣才會把你對面試的重視精确地傳遞給面試官。
第一印象必須是一種立體的升級,注重你内在的品質,而不是盲目地突出衣服和發型的作用——在許多場合,後者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人們更加注意的是你的談吐和本質的體現。
說白了,這是印象反應中的“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于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信息,也會認為後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
多數人都習慣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後面的信息,即使後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緻,也會屈從于前面的信息,以此形成對一件事物的整體一緻的印象。
一個人最終是貧窮還是富裕,不是憑借他能得到多少運氣,也不是靠所謂的機遇,而是選擇。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于他選擇了哪一種價值體系,以及選擇了由誰來充當他的領路人。如果你能成為他眼中的“上帝”和“導師”,你的一切行為都将具有榜樣和導向性的價值。
有一位女兒,她不停地對父親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麼艱難。她不知該如何應付生活,想要自暴自棄了。她已厭倦抗争和奮鬥,好像一個問題剛解決,新的問題就又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