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會場附近就是一家學校,他派人在學校門口悄悄地擺了一張桌子,登記那些因為貧困交不起學費的學生名字。把詳細的資料登記下來,再派人去做家訪,驗證無誤後,他就每年支持這些學生70%的學費,餘下的30%他會采取有償兼職工作的方式,來讓這些學生在暑假時為他打工。
會場内沒有人發現他的舉動,也沒有媒體去采訪報道。但我十分感動,因為這才是最高明的慈善。樸實無華,默默無聞,恰如細雨潤物無聲。他不但在金錢方面做出了對于這些學生的支持,而且收獲了非常完美的名聲,并且這是一種長期的投資。這些受助學生在未來幾年的時間内,都會以兼職工作的形式深入地了解他的公司,成為他的品牌宣傳者。
已經兩年過去了,我忘記了劉先生的具體模樣,腦海裡隻有一個大緻的不甚清晰的輪廓。劉先生矮矮的身材,戴一副眼鏡,五十多歲。他的相貌十分普通,在與我握手時一臉的笑意,很随意的一個中年人。他的企業具體做什麼的,我卻沒有忘記,那是一家生産電子零件的公司,正好适合學生在假期工作。
去發乎于心地給予,将助你赢取人心。
聰明人知道善待他人并非隻是給予幫助這麼簡單,建立個人的良好影響力,必須以他的自身為圓心,像波浪一樣,一圈一圈地由近及遠向外擴散。以人之常情而言,離你越近的人和你的關系越密切。也就是說,在利益的分配中,你必須首先考慮自己身邊的人。在你的團隊中,重要成員,普通成員,下層員工,每個人都在這個利益體系内。
每個人都想以一種合理的方式從你這裡得到“好處”,我講到的“簾子”,就是方式的合理。你不可能看到一名員工,發現他的情緒不對勁,就從錢包裡拿出幾張鈔票:“來,小張,給你的,你别不高興了。”
如果是這樣,他會更不高興。而且,你的輕薄之舉,會為公司蒙上羞名和恥辱。
遺憾的是,我看到了太多這樣的老闆和部門經理。我在矽谷做考察時,有一位科技公司的主管邁克爾因為處理不好部門的人際關系,就自作主張,從自己的獎金中拿出了一些錢,給部門的員工每人發放了2000美元,卻沒有充足的、合乎公司名義的理由。人們愉快地接受了這些錢,但在一周後,他就被公司高層解雇,原因是許多員工集體向高層投訴他的工作方法。
邁克爾想不通這是為什麼,他說:“我做錯了嗎?為何人們不理解我?”
他的錯誤在于,“善待”和“獎勵”如果成為某種功利的工具,結果就會産生強烈的反作用力,與他的出發點背道而馳。
如果你不能聰明地善待身邊之人,卻頻頻對外發起一些慈善舉動,你的動機也會被懷疑,從而讓你失去身邊人的支持。我在國内時,發現某公司的老總,經常拿出不菲的金錢捐助山區小學,卻不願意提高自己員工的薪水和福利待遇。他對自己人極其摳門,隻在乎自己的公共形象,這讓他的員工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卻隻能獲得不高的工資勉強度日,物質上比較拮據,精神上當然也非常痛苦。
結果是,那些山區的小朋友對他熱烈歡迎,媒體對他一片頌歌,但他公司的員工卻對他卻怨聲有加。後果之嚴重,不堪設想。他早晚會丢掉自己的事業,因為他不懂得“利益給予”的本質。
第十章
任何人都可以擁有的危險魔力
我們能做的是什麼?
★一個精确的定位:我是誰?我應如何面對現實并展望明天,以及如何展開卓有成效的行動?
★當你走到十字路口時,立刻做出選擇,少數人總在大多數人還在觀望和等待時抓住機會。
★速度從來不是最重要的,記住這一點:效率才決定命運。
★訓練你的技巧,然後你就能實現目标。這表明,隻是提出目标毫無意義,夢想本質上等同于空想,隻有看不見的發動機才能驅動汽車,而不是方向盤和漂亮的導航儀。
★包裝:确定你是一個好人以及值得信賴的人。這就夠了,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印象”。
★若你仍沉溺在過去,它不堪重負,讓你痛苦、自卑或者煩惱,那麼果斷忘掉一切,告訴自己:它們隻會折損生命。即便為此付出“成為冷漠白癡”的代價,從長遠來看,洗淨黑色的記憶仍然是值得的!
★學會三種技能:1.花錢;2.看人;3.站在最合适的位置。
★檢讨知識:我所學的有何用處?如果沒有,從此不要再談論它們,然後變得謙虛好學,去觀察和擁有那些實用的智慧。
★在“聰明人”到處都是的今天,不要去當一個聰明人,而要做看起來很笨的觀察者。行動再慢一點,慢一點,但在關鍵的路段要加速,超越那些氣喘籲籲的領跑者。
★懂得如何模糊地去分析問題,而不是力求清晰和精确。這很重要,避開微觀的瑣碎細節,掌握宏觀規律,以及看到最根本的“問題通道”,這是極少數人才具備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