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1頁)

6

月15

日其家長又來雲:上藥服後約2

小時,小便通利,一日夜解十餘次,随見各症顯退。共服3

劑,咳逆、痰聲等症全除。今已出院3

天,飲食恢複,精神漸佳。囑其以香砂六君子丸常服,并注意飲食,适調寒溫,以期脾健康複。随訪十餘載,舊疾未作,身體亦可。

鮑某,男,34

歲,工人。1977

年9

月10

日往診。脈來浮遲,兩尺虛大,舌質暗淡,苔白滑膩。症見自汗,背部畏冷,胸前緊悶,咳嗽痰多稀白,遇冷即發,得溫稍減。此脾肺虛寒,表衛不實也。治宜固表溫裡,暢氣肅肺。處方:黃芪24g,白術15g,茯苓12g,姜半夏9g,黨參15g,橘紅9g,姜厚樸9g,桂枝6g,蜜炙麻黃6g,白豆蔻(連殼,後入)9g,枳殼、桔梗各9g,生姜3

片,紅棗5

枚,連服5

劑。

9

月21

日二診。咳嗽、畏冷基本消除,僅早晨起床時尚有咳嗽,稍覺胸悶。乃肺氣不暢,脾陽未振也。仍存上法,以散劑善後。處方:炙黃芪60g,焦白術120g,雲茯苓90g,黨參60g,山藥30g,炙甘草24g,姜厚樸15g,橘紅15g,桂枝15g,杏仁15g,紫蘇子15g,白豆蔻21g,冬蟲夏草15g,貝母24g,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

丸,1

日2

次,早晚溫開水送下。忌生冷酸食1

個月,注意勿感觸風寒。12

月末面詢,上藥已服盡劑,病愈食複,精神尚可。

王某,女,12

歲,學生。1974

年3

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