劑。
8
月17
日三診。見患者精神稍振,面色轉潤,脈來小緩之象。滑精未犯,仍以舊章繼進,方以六味地黃湯加味。處方:懷山藥150g,山茱萸30g,熟地黃30g,雲茯苓45g,牡丹皮30g,炒澤瀉15g,蓮須21g,芡實、金櫻子、補骨脂、杜仲各45g,丹參24g,遠志30g,酒制黃柏、石菖蒲、酸棗仁各15g,炙黃芪、白術各45g,煅牡蛎30g,共為末,蜜丸,每丸淨藥15g
許,1
次1
丸,1
日2
次,早、晚空腹溫開水送下。
往訪多次,上藥服至大半,滑精止而鞏固。随訪5
年餘,滑精一直未發。
餘某,男,21
歲,工人。1978
年10
月1
日來診。患者軀身強困,腰痛溺
赤,顔面與四肢微腫,現已十餘日,入夢後無夢而頻頻遺精。視其面色黃垢,舌質暗紅,苔黃厚滑膩。我未切其脈,便曰:此濕熱下注使然也。初起實證,可施通因通用法,不過3
劑必愈。遂拟清熱利濕法,少佐澀精之味。處方:豬苓12g,通草9g,茯苓15g,薏苡仁24g,黃芩12g,栀子9g,山藥30g,蓮須9g,生白術12g,生地黃15g,黃柏9g,牡丹皮9g,3
劑。上藥服頭劑水道通利,浮腫随消,遺精亦止,3
劑病痊矣。随訪半年,未言複發。
康某,男,40
歲,汽車司機。1993
年8
月5
日初診。患者5
年前即感性生活力不從心,近兩年更加明顯。診其脈兩尺虛大,按之則散,左關不實,餘部小數,舌質紅,苔少。辨證:肝腎不足,精血兩虛。治宜涵本養元,補益精血。處方:熟地黃30g,懷山藥15g,牡丹皮9g,炒澤瀉9g,茯苓9g,山茱萸9g,當歸身9g,枸杞子9g,巴戟肉15g,制首烏15g,仙茅9g,金櫻子9g,砂仁9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