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1頁)

次,1次15g,溫開水送下,20

日盡劑。

1971

年1

月2

日五診。脈象緩弱,不浮不沉,一息四五至,舌象已正常。癫狂痊愈未發,飲食恢複病前量。唯剩頭昏乏力,兩顴骨酸痛,額角時痛,偶覺麻木。此病後氣血未複,痰濕留滞陽明經所緻。拟将湯藥方改為輕宣化痰,溫養氣血兼施。處方:天麻、蔓荊子各15g,蒼術9g,葛根9g,當歸12g,白芷9g,丹參15g,菖蒲6g,黃芪24g,黨參15g,甘草6g,可多服數劑。藥渣再加入槐枝、牛蒡葉、荊、防、薄荷等味,量不拘多少,同熬水熏洗頭目,3

日1

次,慎避風寒。

元月中旬,患者欲赴單位上班,恐遇煩惱癫狂複發,繼拟平肝潛陽與調養氣血法,佐以甯神定志之味,為丸長服,以杜後患。處方:丹參、當歸、龍眼肉、煅石決明、煅牡蛎、酒炒白芍各45g,天麻24g,柴胡、川牛膝各21g,茯神、遠志各60g,沉香、朱砂各9g,琥珀21g,麥冬45g,五味子、石斛、白條參各30g,川貝母、甘草、膽南星、天竺黃各15g,牛黃1.5g(另研、和勻),研末和勻,蜜丸,每丸約9g

淨藥,1

次1

丸,1

日2

次,溫開水送下。

後信詢、面訪多次,癫狂症2

年餘未發。1973

年年底結婚,現已生育小孩2個,母子平安。

闵某,男,74

歲,會計。1973

年11

月17

日往診。患者兒媳介紹:平素少言寡語,為人謙和。唯兩老素來不和,常嘔悶氣。7

日前因飲酒觸怒,遂發暴狂亂罵,晝夜不休,若照看不緊,即向外跑,翻垣跳坎,難以阻止。雖連連醫治,頻頻服藥,而病不稍減。我素知患者年雖過七旬,但素體康健,嗜酒過度,喜食煎炙厚味。今見面色紅赤,語聲粗壯,舌質紅绛、苔厚、黃膩;脈來兩關數實、兩寸沉伏,尋時一現複止,兩尺浮洪。綜上所見,乃因嗜酒日久,濕熱内生,煎爍為痰,偶觸暴怒忿郁,肝膽之氣橫逆,鼓激痰熱上蒙清竅,以緻心神亂而狂證随來也。治須瀉火降逆、滋水潛陽之法。處方:生石膏24g,黃芩、知母各12g,麥冬15g,天竺黃6g,生地黃、玄參各15g,珍珠母24g,生石決明15g,安息香、降香各4.5g,郁金15g,生鐵落24g,朱砂3g。上藥頭劑服後未足1

小時即安,共服2

劑痊愈。後以飲食調理而康,今已年近80

歲,尚繼續擔任會計工作,心身無異于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