劑;月經将來提前7
日續服5
劑。1
日1
劑,加生姜3
片,水煎溫服。
7
月5
日二診。自訴:上藥服10
劑後,第2
個月經期症狀減去大半;第3個月經期症狀完全消除。診其脈轉細緩,面色黃潤,青黑之色明顯退去。陰虛肝郁已解,原方加白術9g,丹參15g,續服5
劑,以健脾胃,調和經血,寄希痊愈。随訪1
年,患者舊恙未作,體重增加,面色紅黃而潤,食欲、勞作無異病前。
張某,女,24
歲,已婚,居民。1976
年4
月25
日初診。自15
歲行經至今,最短時間為3
個月經潮1
次,最長為5
個月行經1
次,量不多,有塊狀,色暗紅,經期前後腰酸腹痛,頭昏心煩。已結婚2
年,未能懷孕。診患者面色黑紅,形體偏瘦,舌質暗紅、苔少,脈來沉澀。綜上所見,證屬沖任化源不足,脾腎兩虛,肝失條達無疑。治宜補脾益腎,養血調經,少佐疏導之味。方用八珍益母湯加減,每月于經後服7
劑,連服3
個月。處方:炙黃芪24g,當歸12g,白芍12g,熟地黃12g,川芎9g,人參12g,白術9g,續斷12g,制首烏12g,益母草12g,柴胡6g,炙甘草6g,阿膠(烊沖)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