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1頁)

劑後,于當年12

月停經,經醫院尿檢,妊娠試驗陽性。續訪,9

月底生一男嬰,母子平安無恙。

郝某,女,31

歲,已婚,工人。1985

年8

月6

日首診。已婚8

年,醫院檢查生殖髒器無異常,無明顯疾病,夫妻生活在一起,至今不孕。近3

年黃帶漸多,尤以經期前後為甚,月經前後無定期,時有塊狀,色暗紅,或淡紅,或如茶水。經期常頭昏心煩,失眠多夢,腰腿酸軟無力。診患者面色萎黃,精神欠振,唇色暗淡,舌質紅,苔花剝狀,津乏;脈來沉細無力。

綜上所見,患者顯屬思慮傷脾,生化之源不足,心脾腎俱虛,血海胞宮難以受孕所緻。治宜養血調經,方用八珍湯加減。處方:人參15g,白術12g,茯苓12g,當歸身12g,川芎9g,白芍9g,熟地黃12g,阿膠12g(烊沖),炒酸棗仁9g,鹿角膠12g(烊沖),炙甘草6g。于每月經血将淨時連服7

劑。

11

月6

日二診。上藥連服3

個月,失眠、頭昏等不适症狀消除,月經正常,仍不懷孕。診視患者精神氣色、脈象均如常人,而不受孕,恐另有原因。要其夫陳某到醫院檢查生殖髒器及精液常規。經查:無精蟲。診視陳某,脈色無病态,遂拟溫腎助陽法,用腎氣丸加減治之。處方:熟地黃24g,山藥12g,澤瀉9g,牡丹皮9g,茯苓9g,山茱萸12g,巴戟天15g,杜仲12g,制首烏24g,鹿茸3g(為末,酒送服),烏附子6g,肉桂6g,1

日1

劑,連服1

個月。

12

月15

日三診。女方仍無孕象,月經正常。囑男方續服上藥1

個月。

1986

年2

月四診。女方仍未孕。男方再查精液,提示:無精蟲。此例治療至此,已無生育希望,不予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