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頁)

到底是親手養大的孩子,怎會不知道他預備偷偷走呢?

這次陪夫人回來的,是管家吳叔和一個叫翠兒的丫頭。

至于崔九——我這才得知,當年出事時,他選擇留下,根本就不是魏家對他有恩。

魏真正家有恩的,是珠兒姐姐。崔九是因為喜歡珠兒姐姐才留下來。

他們一同去巴陵,崔九一路上諸多照拂,終于抱得美人歸。老爺和夫人感念于他們的忠心,給他們消了奴籍,還為他們辦了酒席。

如今珠兒姐姐已有身孕,快要生産了。

二少爺去了北地參軍,自他走後,夫人便開始禮佛,日日替二少爺念平安經。

夫人住了一段時日,便同大少爺商量,要把上京城的宅子賣了,一起回巴陵去,畢竟老爺在那呢,一家人總要團圓。

也不知大少爺和夫人是怎麼說的,最後大少爺沒有走,宅子也沒有賣。

夫人又回了巴陵。

我是真的很佩服她,本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卻這麼天南地北一趟趟地跑,吃盡舟車勞頓的苦。

趕在夫人走前,我給她做了兩雙輕便的鞋。

馬上就要入夏,她到了巴陵,正好可以穿。

夫人握着我的手道:「十六,好姑娘,你這份心我收下了,你如今也算昭兒院裡的人,我走以後,還勞煩你照顧好他。」

院……院裡人??

我滿臉通紅,胡亂揮着手道:「我我我不是啊,我就是怕黑然後……」

夫人慈愛道:「好了,不必解釋,我都曉得的。巴陵有大澤,藕花粉紅如霞,景色比上京好得多,京城若是不想待,你随時來巴陵找我們。」

夫人和二少爺一走,魏家又空了。

灑掃、燒飯、修剪花枝,跟着大少爺學下棋、學文章,甚至學打算盤,一輪春秋匆匆而過。

待我習得字,大少爺把我叫去書房,把上次那本冊子又翻出來給我。

這回我瞧明白了,這是本賬本。

裡頭寫着,魏家有田地銀票多少多少,有禦賜之物多少多少,甚至還有幾間鋪子。

大少爺問我:「如何?」

我:「……少爺,你給我看賬本做什麼?」

這是我一個丫鬟該看的嗎?

大少爺挑眉道:「可還養得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