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立即進行緊急消炎,可是沒有消炎藥啊,甚至酒精碘酒之類的最簡單的東西也都沒有。得趕快想辦法,不然母蝠必死無疑。
《青囊經》……寒生拼命回憶經上的消腫去炎症的方法,而且必須是此山洞之内能夠找得到的,可是這溶洞中除了石頭還是石頭。
石頭?他想起來了,經上記載過以“花乳石”治療産婦五内崩損,下死胎,落胞衣,去惡血之方,那“花乳石”又稱“花蕊石”,不知道溶洞之中的石鐘乳是否就是“花乳石”?不管怎麼樣,也得試試看了,藥引子好辦,需要童子尿,自己撒點出來就行了。
說幹就幹,寒生轉身将地面上的石筍踹斷一截,然後舉起半截石筍敲向石壁上垂下來的石鐘乳,“砰”的一聲,打下來一小段石鐘乳。在地面上,寒生用石筍碾砸石鐘乳,不一會兒,已經将石鐘乳砸成了齑粉,他用手掌将石粉掃到地面上的一個凹陷坑裡,然後解開褲帶,往坑裡撒了一泡尿。
笨笨發現了,急忙跑過來,對着凹陷處一擡後腿……
寒生想要阻攔已經來不及了,笨笨早已擠出狗尿入坑,随即跳到一邊看熱鬧去了。
笨笨也應該是狗童子,寒生至今尚未發現其與村裡的母狗有什麼瓜葛,所以配出的藥應該可以用。
寒生迅速地用手指進行攪拌,陣陣臊氣撲鼻而來,也顧不得了。攪拌均勻後,即刻全部抹在了母蝙蝠的陰部。
手電筒的燈光漸漸弱了,電池快耗盡了,寒生關閉了開關,在黑暗中靜靜地等待。
但願此藥能夠迅速地消除炎症,《青囊經》記此方名為“花蕊石散”,功效奇特。當然,經上的方子每個都是功效非凡的。
黑暗中,頭頂上那些無數的小紅眼睛一動不動地望着下面,陰蝠首領的兩隻銅鈴般血紅的大眼睛近在咫尺,母陰蝠的呻吟聲漸漸地小了下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突然一聲弱小的“吱吱”聲響了起來,緊接着就是一陣雜亂無序的“吱吱”叫聲充斥了整個空曠的溶洞。
寒生揿亮手電,母陰蝠的身旁圍着幾十隻粉紅色肉嘟嘟的像小老鼠模樣的新生小陰蝠,眼睛都還沒有睜開……
母陰蝠慢慢地坐了起來,血紅的眼睛裡充滿了感激之色,手電光下,寒生發現它的炎症基本上已經完全消除了。
陰蝠首領以極輕柔的呼哨聲表示自己的喜悅心情。母陰蝠張開翼翅,抱攏起小蝠們開始喂奶。
寒生終于松了一口氣,世間萬物皆有靈啊。笨笨湊到跟前盯着那些小東西,覺得十分有趣。
陰蝠首領示意寒生跟着它走,向側面的小洞跳躍過去,那是去石蛋的方向。鑽過小洞,沿着上次的甬道,流水聲越來越響了,他們來到了上次被白陀須纏住的洞穴——天蠶洞。
那隻敲破的石蛋還在原處,那些白色喜歡纏人的絲絲已經不見了。陰蝠首領躍上石蛋,對着寒生直眨眼睛,寒生走了過去。
寒生把光亮已經微弱的手電筒向裡面照去。
石蛋底竟然躺着一個人……
此人渾身上下均生着長長的白毛,面孔上也有,看不到其模樣。寒生吓了一跳,這裡面怎麼會有人?
按王婆婆所稱,這個石蛋一定是天蠶了,可裡面的人是誰,他怎麼進入到天蠶内去了呢?
寒生百思不解,蠶内那人的頭部旁邊似乎有什麼物件,大部被白毛所遮蔽。寒生伸手,但是夠不着,看了看周圍,洞中也根本沒有樹枝棍子之類的東西。
一聲呼哨,陰蝠首領示意寒生讓開,自己身子一縮便鑽了進去。但見它撥開白毛,翼上的兩隻小爪捧起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來,向上恭恭敬敬地遞給寒生。
寒生一眼認出那上面的三個字——屍衣經。
“……天蠶重現日,屍衣伴君行。”王婆婆的話在耳邊響起。
噢,原來屍衣是指的《屍衣經》!
寒生一驚,難道這就是吳楚山人說過的那本早已失傳的古書?
手電筒的光線暗下去了,寒生趕緊快速翻了幾頁,在燈光完全熄滅之前,看到了幾行字:吾浙東劉基,字伯溫,集天下辟邪之法……
黑暗中,唯見那兩隻銅鈴般血紅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