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頁)

朱元璋聞言,不由自主的愣了愣。

啥玩意?

你也有看法?

你能有什麼看法?

從小到大就沒聽說過你喜歡讀書,你還能有看法?

朱元璋忍不住被逗笑了,他随即道:“好,那就說說你的看法。”

戶部尚書郁新,也仿佛聽到了新鮮事情,怎麼這個不學無術,從小懦弱,沒有什麼存在的三皇孫,也能談談國策了?

這裡,唯獨朱允炆的表情正常,他始終面帶微笑,心中卻充滿着不屑,他已經看到了,一個小醜即将誕生了。

他倒要看看,自己這個皇弟,能有什麼看法。

正好。

讓朱允熥也發表發表自己對于此制度的理解,這樣才能和他形成對比,也能讓皇爺爺知道,到底誰有能力,到底誰更有資格被立為皇太孫!

朱允熥不知道這些人心中的想法,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對于洪武二十五年的公侯歲祿制度,他确實有着一定的見解。

“戶部諸官員商讨的結果,和皇兄所商讨的大緻相同,但任何事情決不能僅看其帶來的好處。”

“所謂的新型公侯歲俸制度,有着很大的壞處。”

“不說其他,就說大量削減俸祿,會導緻勳貴離心,同時也會影響邊疆的軍心,使得軍心動搖。”

“若邊鎮将領因祿米不足,從而私占屯田的現象呢?”

朱允熥可并非胡編亂造。

曆史上,自從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下令實行新的公侯歲俸制度,将領們私占屯田的情況屢見不鮮。

根據《明史·食貨志》記載:“遼東諸衛,将校占田逾制,士卒凍餒。”

他随即繼續道:“皇爺爺若非要這麼做的話,恐怕會有很多勳貴進行非法斂财的手段,甚至勳貴們通過受賄、強占民田彌補收入缺口。”

這也是曆史上發生的事情,江夏侯周德興就廣置莊園,歲入私租萬石,

“還有官僚腐敗,孫兒認為六部官員很有可能借審核歲祿之機索賄。”

《大诰》中就記載過,洪武二十五年工部侍郎李泰“受賄篡改祿冊”,後來遭剝皮實草之刑。

朱允熥越說,朱元璋臉色越陰沉,他并非是因為生氣,而是因為這種種的可能确實會發生的,而他竟然沒有察覺到。

不過,讓朱元璋意外的是,不學無術的允熥,能看出來這些?

他可是都未曾看出來啊。

“皇爺爺,其實這些也并非是大事,真正嚴重的是,此舉會削弱邊疆防禦能力,導緻軍備廢弛。”

“若北平、大同等地衛所歲祿不足,很有可能會軍械更新停滞,沒有先進強大的軍械,如何應對外族入侵?還有人才斷層的問題,年輕将領因待遇低微棄武從文,我大明朝豈不是要慢慢的成為了曆史上的第二個南宋?”

“本來勳貴們所獲得的俸祿已經定下了,并且這俸祿持續了整整十五年,這代表着這十五年以來他們已經習慣了每年領取這麼多俸祿了,因此他們的日常花銷和使用,也是按照這些俸祿來計算的,可皇爺爺若是突然削減俸祿的話,那麼勳貴們勢必會‘轉嫁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