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内閣制度,對于文官們利益太多了,我不談其他,就談土地兼并的問題,内閣制度确立會直接導緻土地兼并失控,皇兄所言的内閣制度,基本上效仿宋朝的‘寬政養士’,默許士紳免稅特權,這樣的話我大明朝洪武時期清丈田畝的成果将被侵蝕,土地兼并速度加快一倍,皇兄這是想讓我大明朝發生百姓起義事件嗎?”
朱允熥越說,朱允炆臉色就越發蒼白。
怎麼問題這麼多?
不聽不知道,一聽吓一跳!
合着按照朱允熥所說,這内閣制度當真一無是處了不成?
“皇爺爺,孫兒并不贊同這内閣制度實行于我大明朝。”
朱允熥也不想繼續和這朱允炆說什麼了。
因為他目前所說的已經足夠了。
内閣制度存在的問題,隻需要朱元璋回去好好想一想,就能想個通透。
洪武朝若強行移植内閣制,将導緻‘皇權合法性危機、官僚系統内耗、宦官專權加速、社會矛盾倍增’的惡性循環,其根本原因在于權力邏輯沖突,朱元璋的絕對專制與内閣的分權需求無法兼容。
同時洪武朝的經濟,也太過于薄弱了,小農經濟無法支撐複雜官僚制運作。
目前,洪武朝的諸多技術條件也根本不足以支撐起内閣制度,比如信息傳遞、财政核算等技術不足以維持内閣決策。
最終,‘早産内閣’将比真實曆史中的明朝内閣更早失效,甚至可能使明朝國祚縮短百年,提前陷入軍閥割據或農民起義浪潮。
“荒謬,荒謬!”
朱允炆見自己根本說不過朱允熥,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反駁,氣的胸膛起伏。
他确實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因為這所謂的内閣制度,根本就不是他所創造出來的,甚至他都是臨時才弄明白的,對于内閣制度的好處他都沒有看出來呢,更何況是壞處了。
在沒有深入研究過内閣制度的情況下,朱允熥列舉出了這麼多的問題,他哪裡有能耐反駁?
“好了。”
最終。
朱元璋淡淡的聲音傳了出來。
聽了朱允熥這一番話後,他也對于内閣制度産生了懷疑,知曉了不少的弊端。
目前看來。
内閣制度确實存在着不少問題。
可惜了。
他原本還想着,若是這内閣制度真的可行的話,倒是可以更換一下。
畢竟,殿閣大學士制度在洪武朝這十幾年時間以來,他深切的知曉其存在的種種不足,若能更換一種更好的制度,那自然是不錯的選擇。
同時,現如今大明朝也是很有必要更換制度的,因為他終究年歲大了,活不了多久了。
這皇位未來無論傳給朱允炆還是朱允熥,目前的殿閣大學士制度,都不适合他們兩個,若是能有其他更加合适的制度替換,自然是好事。
朱元璋不經意間的歎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