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7頁)

文官武官盡皆支持朱允熥,朱允熥又有駕馭臣子的本領,陛下到時候根本不會考慮冊立其他人了。

高明!

朱允熥這般年齡,卻有一種老謀深算的味道,陳南賓甚至都不由的同情起朱允炆起來,這讓朱允炆如何赢?

“接下來老師就幫我暗中聯系這些人吧,或者也不用暗中聯系,就算明面聯系也未嘗不可,本身我就踏入到奪嫡之争中了,招攬屬下,也屬于正常。”

“我現在去寶鈔提舉司那邊看看,新型寶鈔打造的如何了,然後看看若是有機會的話,就去船舶司那邊,先看看我大明朝目前的戰船威能如何。”

朱允熥做出接下來的安排。

聞言,陳南賓立刻點了點頭,雖然他是朱允熥的老師,可現在幾乎是朱允熥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自己隻需要按照朱允熥所吩咐的去做,按照朱允熥的每一步計劃去走,就對了。

朱允熥随即便離開了大本堂。

前往寶鈔提舉司的路上,朱允熥也不禁在思考着一件事情。

那就是,目前的奪嫡之争,很明顯秦王他們也參與到其中了。

不然的話,京城内不會出現這麼多流言蜚語。

很混亂啊。

亂點,其實也挺好的。

廟堂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你争我奪,某種意義上而言,其實并不會影響到百姓,也不會耽誤民生的發展。

比如,唐朝時期的武則天,其把整個朝堂弄得烏煙瘴氣的,卻最終很少有人辱罵她,言其昏君。

這不是因為她的女性的原因。

是因為,哪怕武則天讓那個時期的朝堂陰暗,哪怕武則天屠殺了大量的官員和李唐宗室,但混亂的範圍始終局限于朝堂,對于民間的影響很少很少,因此很少有人罵武則天。

而目前。

大明朝混亂起來,也是件好事。

很快,大明朝就要變天了。

正好,在這洪武朝,把諸多問題全部都解決了。

文官幹政的問題,藩王的問題,寶鈔的問題等等,起碼不會讓未來大明朝再度發生奉天靖難之事。

思緒紛亂間,朱允熥已經到了寶鈔提舉司。

“我這新型寶鈔,皇爺爺肯定會感到震撼”

“恐怕皇爺爺,從未見過擁有此等防僞能力的寶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