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爺若是認為孫兒有罪,那就懲罰孫兒吧。“
“孫兒甯可犯下死罪,被皇爺爺處死,也不能容忍我大明朝民間有着各種力量,私自諸多寶鈔,禍亂百姓。”
這番話,很明顯回答的很合格,朱元璋的臉色放松,把那新型的大明寶鈔接了過來。
朱允熥也随即講述,這新型大明寶鈔的防僞能力到底體現在哪方面。
乾清宮内,自然也是透光的,朱元璋拿出寶鈔對着陽光,很清楚的看到了其中的紋路和字樣,不禁感慨:
“确實不錯,這種寶鈔,百姓們很容易就能辨别出來。”
他把寶鈔放下,随即看向朱允熥道:
“你确實做了一件利于我大明朝的事情。”
“說吧,你想讓要什麼賞賜?”
新型的防僞大明寶鈔,對于大明朝而言确實有着很大的作用,朱元璋自然不吝啬于賞賜。
他原本以為,朱允熥會大膽的提出,讓自己直接冊立他為皇太孫。
或者提拔某些朱允熥的屬官,提升自身的力量,比如陳南賓等人。
亦或者,提出金銀财寶之類的。
但朱元璋沒想到。
朱允熥居然想要改革大明朝的寶鈔制度。
“皇爺爺,孫兒并不想要任何賞賜,再多的賞賜其實都沒有意義,孫兒擔憂的當今我大明朝的寶鈔制度。”
“自從皇爺爺頒布寶鈔制度以來,至今,我大明朝的寶鈔雖然并未徹底失效,但已經完全陷入崩潰了。”
朱允熥并沒有危言聳聽。
皇爺爺朱元璋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可謂是樣樣都行,軍事、政治、駕馭臣子等等,可唯獨不擅長經濟,這導緻大明寶鈔制度在當今大明朝,越來越朝着壞的趨勢奔赴。
在這個時期,大明寶鈔的貶值、民間拒用、朝廷強推等現象并存,呈現出‘名義上流通,實際上失效’的狀态。
使得寶鈔崩潰的原因,不僅僅是防僞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寶鈔嚴重貶值,使得通貨膨脹,這也是因為發行失控的原因,朱元璋為彌補财政赤字,譬如北伐、發俸、藩王供養,無節制印鈔。
畢竟,這來錢也太簡單了。
缺錢,印就完了。
北伐缺錢?印!
賞賜缺錢?印!
赈災缺錢?印!
這就導緻大明寶鈔的鈔值暴跌,洪武八年初發行時,一貫寶鈔等于一兩白銀,等于一千文銅錢。
到了如今的洪武二十五年時,一貫寶鈔隻等于一百文到兩百文銅錢了,這就相當于大明寶鈔貶值了八九成!
對此,民間也做出了各種反應,商人們更是拒收寶鈔,交易時要求‘銀錢兼用,鈔則折價’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