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1頁)

怎麼看,都是個得力助手。

“殿下,我的看法不僅僅隻有這些。”

對于林鴻而言,他這些年來皆郁郁不得志,他對于程朱理學的理解并非帶着偏見,而是心中就認為,此學說可能毀了整個大明,若是按照這種情況繼續延續下去的話,未來繼位的皇帝是一位被文官集體扶持的,那大明朝必然會猶如南宋時期那般,抑武崇文!

看起來,這就是一件小事而已。

可這事情大了。

嶽飛怎麼死的?就是因為當時的政治環境是抑武崇文,軍權都在文人手中握着呢,武将根本沒有權力,甚至文人們想要搞死一位戰功赫赫的武将,太簡單了。

大明朝未來若真的變成南宋那般,豈不是面對異族又是無盡的恥辱?

而今。

見到當今的三皇孫殿下反對程朱理學思想,林鴻心中激動,仿佛有熊熊之火在燃燒,他想把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全部道出。

“程朱之學,束人心于‘綱常’‘名教’,其弊有三。”

“其一,‘格物窮理’流于空談,士人皓首窮經,卻無益于國計民生;”

“其二,‘滅欲’之說虛僞難行,官僚口誦聖賢,而私德敗壞者衆;”

“其三,‘道統’之論排斥異端,使學術淪為黨同伐異之具。”

“今之講學者,以理殺人甚于刀鋸,這不就是指理學成為思想禁锢的工具麼?”

說完對程朱理學的看法,林鴻對于朱允熥的荀子學說,也有一定的理解。

“殿下所提出的荀學,雖很适合我大明,但亦然有着些許的問題,其一,‘尊君’過甚,易為專制張目,若遇暴君,則‘禮法’反成酷政之盾;其二,‘性惡論’若失節制,或導人唯利是圖,使世風澆薄;其三,荀學‘排斥思孟’,若獨尊一家,恐複蹈理學獨斷之覆轍。”

林鴻并非胡編亂造,而是根據當今洪武朝的各種現象,總結出來的。

洪武朝錦衣衛橫行,若以荀學‘重法輕德’為據,必然加劇嚴刑峻法之弊。

而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若被曲解,可能更加會助長濫用民力。

“那你認為,荀學并不适合在我大明朝使用麼?”

朱允熥心中很是好奇,看着這林鴻,他其實心中也清楚,荀學若是直接替代程朱理學思想,是有着一定問題的,但若是将荀學改進,就不同了。

也不知道,這林鴻能不能給出滿意的答案。

隻見。

林鴻清了清嗓子,抿了一口杯中的淡茶,繼續言道:

“臣以為,當以荀學為政術之補,而非全盤替代;可取其‘禮法并重’,‘務實緻用’之髓,而棄其‘極端尊君’之弊;同時,容道家之自然、陸學之心性、陳亮之事功,使學術如百川競流,不锢于一渠。”

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在政治層面上,用荀學‘明分使群’強化吏治,但需以‘民本’,譬如孟子思想,來制衡君權。

在社會層面,需要采荀子‘化性起僞’教化民衆,但需保留‘人欲合理’的調節空間。。

林鴻所說的這些話,其實已經很不錯了,朱允熥很是滿意。

“好,你從此就留在我身邊吧,我去和陛下請示,讓你擔任我的屬官。”

朱允熥本來想直接讓林鴻擔任自己的伴讀,但想了想他也沒有這種資格,畢竟伴讀的官職身份太高了,需要朱元璋親自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