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白糖,還是有着很大缺點的,白糖需通過‘黃泥水淋法’反複脫色,工序繁瑣,耗時耗力,而福建、廣東等地的糖坊雖掌握技術,但受限于手工生産,成品率低,難以大規模供應,此外,甘蔗種植受氣候影響,若遇旱澇災害,糖價必然飛漲,普通百姓甚至中小地主都難以負擔。”
“然後就是儲存困難,易受潮變質。”
“這個時代的白糖雖經提純,但仍含微量雜質,在潮濕環境下易結塊、泛黃,甚至滋生蛀蟲。”
“貴族家庭尚可用瓷罐密封保存,但普通商戶若儲存不當,白糖很快失去細膩口感,影響售賣。”
相比于他準備制造出的高純度白糖,這個時期的各種糖劣勢都太明顯了。
價格昂貴,這東西基本上平民根本吃不起。
白糖因工藝複雜,價格遠超饴糖與紅糖。
洪武中期,一斤白糖售價約五十文,相當于十斤米價,普通農戶全年收入不過數兩白銀,根本無力購買,就算是富商貴族,也僅在宴客、節慶時使用,日常仍以紅糖或饴糖為主。
這種高昂成本使得白糖長期局限于上層社會,無法普及民間。
心中思索間,朱允熥前往京城中的秦淮河畔的‘永昌坊’。
京城内有着諸多坊存在,他的老師陳南賓就居住在永昌坊中,不過相比于那群勳貴,以及諸多世家大族而言,老師陳南賓在踏入官場前不過僅僅是一個普通人而已,能在京城中立足有一套宅院,已經很不錯很不錯了。
進入到陳南賓家中,朱允熥也見到了陳南賓的妻子和他的一對兒女,陳南賓的妻子是王氏,大約四十多歲的樣子,顯得很是和善,溫婉。
這一對兒女,看起來四五歲的樣子,要知道陳南賓已經快四十了,這已經算是老來得子、老來得女了。
他沒有和老師詢問過這是什麼回事,想來也是因為這些年來老師在官途上摸爬滾打,也沒有時間想着這些事情,因此才會如此之晚。
朱允熥在這裡等着,制造白糖、銷售,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完成的,需要人幫助。
他也不想去找淮西勳貴們去幫他負責這些事情。
因為這群人膽子太大了。
官員們貪腐,這群功臣們貪的也很嚴重。
皇爺爺朱元璋殺人如麻,淮西勳貴們都敢貪,更何況幫助自己負責白糖之事了,那貪的将更加可怕。
也幸好,洪武朝白糖并非是官府朝廷專營的。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頒布《糖坊條例》,規定民間糖坊需向工部或地方官府登記,領取執照方可生産。
未登記私設糖坊者,按《大明律·戶律》‘私造器物’條論處,杖八十并沒收生産工具。
而原料控制方面,甘蔗種植需向官府報備,尤其福建、廣東等主要産區,地方官會統計産量并征收‘糖課’,這倒是和他沒有關系,他又不是生産原料的一方,是制造白糖、并且銷售的一方。
朱允熥算了算時間,估計老師陳南賓應該也快要回來了,這天都快要黑了。
等待的空閑,朱允熥想了想,不如自己先把具體的制造方法寫出來,這樣省的一會老師回來,再給他詳細叙述高純度白糖的制造方法。
随即朱允熥就去向王氏要了筆墨,他坐于院落中的案側,心中思緒湧動。
這高純度白糖,制造起來還是有些麻煩的。
其中需要經過一套,堪稱極其複雜的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