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1頁)

朱允熥現在也清楚了,到底為何皇爺爺朱元璋遲遲不肯放過藍玉了。

原本他還感到疑惑。

認為皇爺爺這也太不通情達理了。

自己這邊,已經能做的都做了,而且藍玉的态度也很不錯,要知道藍玉現如今可是聲名赫赫的涼國公,大明朝的軍勳之首,他能如此放下身段,甘願承受脫衣負荊之辱,準備請罪,足以證明藍玉是真心實意的。

同時自己也明确的表現出了,能徹底駕馭住藍玉的能力。

為何皇爺爺還不肯放過藍玉?

現在,他終于明白了。

就是義子。

藍玉這收義子的情況,太過于恐怖了,甚至堪稱過分了。

本來,藍玉作為明朝開國名将,還請戰功赫赫,權勢熏天,可他并不收斂,反而大量的招收義子,其義子的規模在洪武年間可謂空前。

他廣納義子,既是為了培植私人勢力,也是為了籠絡軍中精銳,鞏固自己的軍事集團。

同時,藍玉這些義子的來源也很嚴重,有着很大的問題。

藍玉的義子主要來自于陣亡将士的遺孤,藍玉在征戰中收養戰死部将的兒子,既顯示恩義,又能讓這些孩子死心塌地效忠。

除了陣亡将士的遺孤外,還有不少降将子弟,在平定雲南、北伐蒙古等戰役中,許多敵方将領投降,藍玉常将其子收為義子,既作人質,又擴充親信。

更多的,則是軍中骁勇之士,有些年輕将領武藝高強,藍玉便收為義子,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死士。

這些,已經足以構成威脅了,可藍玉膽大包天到,竟然招收地方豪強子弟,部分地方勢力為攀附藍玉,主動送子入其門下,以換取政治庇護。

任誰看到這種情況,都心中發怵啊,藍玉這種行為和謀反有什麼區别?

整個洪武朝,其他開國将領的義子數量加在一起,都沒有藍玉的多!

而藍玉義子的規模又達到了一個堪稱恐怖的程度。

僅僅其府中豢養的義子,就足足有着數百人,比如藍春、藍斌,這是其親信義子,常随藍玉出征,統領精銳部隊,張翼,原為降将之子,後被藍玉收為義子,成為其心腹将領。

這些義子平時在藍玉府中習武練兵,戰時則作為親軍沖鋒陷陣,形成了一支隻聽命于藍玉的私人武裝。

私人武裝!

民間就算是那些門閥大戶,有兩三百男丁效命于他們,都是謀反大罪,而藍玉家中就有數百人,軍中更是達到了千人!

雖然說,招收大量的義子對于藍玉也有着一定的好處,比如加強軍事力量,藍玉的義子大多骁勇善戰,在征讨北元、平定西南等戰役中屢立戰功,成為藍玉掌控軍隊的核心力量。

可這也使得藍玉的權力不斷提升,他通過這種手段,形成了政治網絡,通過義子聯姻、結拜等方式,藍玉在軍中、朝中編織了一張龐大的關系網,甚至能影響朝廷決策。

其中還有不少的私人死士,義子對藍玉絕對忠誠,甚至都不聽朱元璋的命令。

這還得了?

曆史上的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明年,藍玉因謀反罪被朱元璋處死,其義子幾乎全部受到牽連,核心義子藍春、張翼等被淩遲處死,部分義子被流放或充軍,如有些被發配遼東、雲南,少數義子因檢舉藍玉"謀反"而免死,但也被削職為民。

藍玉收義子的做法,本質上是一種私兵制度,其實說實在的,在明初武将中并不罕見,很多人都有義子,比如徐達、常遇春也有大量的義子,但藍玉的義子規模太大太大了,并且藍玉本身還無法無天藐視黃泉,這豈能不最終導緻朱元璋揮動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