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爺。”
朱允熥知曉,這也是藍玉最終被殺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神色很是認真的道:
“我聽聞舅爺帳下義子如雲,每逢出征歸來,總見數十名披甲兒郎齊聲喚父,這些義子多是陣前收留的孤兒,或是降将子弟,亦有邊關骁勇之士慕名來投;甚至據聞舅爺府中名冊内的義子就三百餘人,按武藝高低分作三營:上營三十六人,皆可獨當一面;中營七十二人,俱是百人敵;下營百餘人,亦能沖鋒陷陣。”
“舅爺的這些義子白日裡在校場演武,刀槍劍戟碰撞之聲不絕于耳,而舅爺則端坐将台,看他們比試弓馬,優勝者賜金腰帶一條,入夜後,舅爺時常在府中大擺宴席,衆義子輪番敬酒,酒至酣處,有義子當庭舞劍助興,根據戶部的計算,舅爺每月消耗的米糧就需二百石,肉食更是不計其數。”
“更甚至,每逢年節,這些義子從各地駐防處趕回,府門前車馬堵塞半條街,這些義子所帶來的禮物堆滿三間廂房,遼東的人參,西域的寶馬,南海的珍珠,都是尋常物件,舅爺更是令人親自給每個義子準備新衣,光是繡娘就養了二十餘人。”
“舅爺藍玉出征時,這些義子便是親軍精銳,他們身着統一铠甲,背上插着人旗,上書“義子“二字;陣前厮殺時最為悍勇,常有義子為救舅爺以肉身擋箭,因此這些義子隻聽舅爺的,而不聽皇爺爺的,是否?”
藍玉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了。
為何他都如此了,陛下還是不肯放過他?
原來是因為義子。
他如此多的義子,這和蓄意謀反有什麼區别?
藍玉渾身顫栗,額頭冷汗涔涔,此刻心中翻湧起無數念頭,脊背發涼,如墜冰窟他腦中閃過自己府中數百義子操練的場景,那些年輕将領對他跪拜稱‘義父’的畫面,此刻竟成了催命符。
現在該怎麼辦?
強烈的求生欲從藍玉心中浮現,他已經确定陛下就是因為這個,不肯放過他,最終也不會放過他,藍玉膝蓋發軟,立刻跪地求饒。
他沒有想過辯解!
不能辯解,越辯越死!
藍玉深知朱元璋最恨臣子狡辯,當年胡惟庸、李善長都是因為強辯而被滅族。
現在唯有認錯。
必須認錯。
必須讓皇上相信他隻是糊塗,絕無二心!
徐達、常遇春也曾收義子,但他們都低調謹慎,而自己卻張揚跋扈,這就是區别。
藍玉撲通跪倒,以頭搶地,顫聲道:
“臣有罪!臣糊塗!這些義子,不過是當年軍中孤兒,臣一時心軟收養,絕無他意!若陛下不喜,臣明日便遣散他們,一個不留!”
他不敢擡頭,隻能聽到自己劇烈的心跳聲,等待着朱元璋的裁決。
“皇上會信嗎?若他讓我立刻交出名冊,我該怎麼做?”
“若他讓我親手殺幾個義子表忠心我殺不殺?”
“不,隻要能活命,什麼都能做!
各種念頭在藍玉的腦海中瘋狂湧動着,而朱元璋隻是表現的很沉默。
朱允熥這個時候,也在思索起來。
如果說,能把藍玉義子的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