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都督府的将領聚在一起争論,滿臉風霜的趙指揮使粗聲道:“允炆殿下有江南大族的支持,工匠、木料都是最好的,勝算最大。”他身旁的年輕千戶卻不以為然:“造船靠的是真本事,不是靠家世。”
隊伍後方,一個瘦高個官員壓低聲音道:“我押晉王殿下,他帶兵多年,最懂戰船。”另一個圓臉官員立刻反駁,表示你懂什麼,顯着你了?
朱元璋聽着身後隐約傳來的議論,面色平靜,他并未忌諱這群人交談,洪武朝确實顯得壓抑,有的時候讓他們放松放松,也很不錯,而這些臣子中,除了當年的那一批老兄弟,大部分都沒有見過真正的船,卻都在憑着自己的判斷下注。
老将們相信經驗,年輕官員看好創新,而更多人則看重背後的勢力。
當船廠的輪廓在晨霧中顯現時,所有人的議論聲都不自覺地停了下來,每個人都伸長脖子,想要第一個看清江面上停泊的戰船究竟是誰的手筆,空氣中彌漫着緊張與期待,連江風都仿佛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等朱元璋帶領文武百官,來到了龍江關碼頭後,他們發現這裡已經彙聚了不少百姓,堪稱人山人海,其實大明朝對于民間百姓并非管束的那麼嚴厲,雖然限制了不同區域内的百姓們出行,比如從這個省去那個省,但在各自轄區内還是可以随意走動的。
很多百姓們都知道,今日龍江造船廠,皇室成員們打造的戰船将會對轟,因此一個個早早的就趕來了,準備好好的參觀一下這場戰船對轟。
“人,真多啊。”
朱元璋看向不遠處的百姓們,心中不禁感歎,大明朝已經有了盛世的預兆啊。
但,能否踏入真正的盛世,并不好說。
這完全要看第二代了。
所以他不得不謹慎考慮,皇儲的人選。
很快,朱元璋和文武百官們,就望向江面,入眼可見,三艘戰船屹立!
第一艘,最令人醒目的,自然而然是朱允熥所打造的新型戰船了,猶如一艘鋼鐵巨獸屹立在江面上,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不管怎麼說,可能朱允熥打造的這戰船未必能有朱棡和朱允炆打造的強,但起碼這賣相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切,空有其表罷了。”
朱允炆心中不由的喃喃道,他雖然也被這座鋼鐵巨獸震撼到了,但他相信自己經過兩大家族共同所打造的戰船,是絕對不會弱于朱允熥所打造的戰船的。
而朱棡那邊,僅僅是稍微感到意外,但随即就鎮定下來,不管怎麼說,就算朱允熥把這鷹船改良的再強,但連環火船克制鷹船,這是鐵一樣的定律,更何況那位大師還特意給他改良了一番連環火船,這一戰他是不會敗的。
“二皇孫殿下這鷹船,改良的不凡啊。”
這個時候,忽然有文官道。
這話就有些意思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朱允熥改良的鷹船看起來更加威武一些,可這文官為何單獨就提朱允炆所打造的戰船?
故意的吧?
不過,朱允炆改良的鷹船,也确實看起來不同凡響。
龍江關碼頭的江面上,朱允炆打造的新型戰船巍然矗立,展現出一種沉穩而威嚴的氣勢,這艘改良後的鷹船雖不如朱允熥的‘鋼鐵巨獸’那般充滿肅殺感,卻表現出了江南造船世家特有的精工細作與實用主義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