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1頁)

船身整體保留了傳統鷹船的流暢線條,但明顯更加厚重,船舷包裹的鐵皮鱗甲在陽光下泛着暗沉的光芒,像一條蟄伏的巨蟒,船首加長的鋼制沖角微微上翹,形似一柄出鞘的利劍,彰顯着改良後的破壞力。

甲闆上新增的‘洪武大铳’炮口森然,兩側整齊排列的碗口铳展示着成倍增強的火力,最引人注目的是桅杆頂部的令旗塔,一面繡着‘明’字的赤紅旗幟在江風中獵獵作響。

船體兩側安裝的六管‘一窩蜂’火箭巢蓋着防水油布,但鐵質的發射管依然透出森冷殺氣,整艘船散發着桐油、鐵鏽和火藥的混合氣息,既有江南造船的精細,又帶着閩南海商的彪悍風格。

與朱允熥充滿颠覆性的設計不同,這艘船處處體現着‘穩中求進’的特點,它不像鋼鐵戰艦那般咄咄逼人,卻自有一種曆經歲月沉澱的威嚴,當江風吹過時,鐵皮鱗甲發出輕微的铮鳴,仿佛在訴說江南造船世家數百年的技藝傳承。

這艘船完美诠釋了朱允炆的路線選擇,不追求驚世駭俗的突破,而是在傳統基礎上進行最務實的強化。

很不錯。

不少文官點了點頭,陛下可是最務實的,而朱允熥所打造的戰船,看起來怎麼都有些太過浮誇了。

賣相好看,未必有多強!

“晉王殿下所打造的,莫非是連環火船?”

這個時候,忽然一道不大不小的聲音響起,頓時很多人朝着江面的另外一個方向看去。

同時。

他們聽到連環火船這四個字。

皆臉色微頓。

晉王殿下,這番手段未免有些不講究啊。

甚至堪稱卑鄙。

因為連環火船,最為克制鷹船!

相比來說,連環火船對于鷹船,機動性方面有着天然性的壓制,鷹船作為重裝甲沖角船,長寬比失調,轉向笨拙,必須直線加速才能發揮沖角威力,而連環火船輕便靈活,利用順風或順水快速突進,能輕易繞到鷹船的轉向死角,使其無法有效調整船身應對。

同時,最大的問題就是連環火船擁有着結構破壞的能力,其火船前段裝載火藥、硫磺、瀝青等混合燃燒物,撞擊時分離前段,直接貼附鷹船木鋼接縫處引爆,硫磺燃燒後産生黏附性極強的熔融物,能滲入鷹船的魚膠接縫,持續燒蝕結構,導緻裝甲闆開裂、船體進水。

一旦發生火攻,就勢必會産生連鎖反應,鷹船的火藥艙通常位于甲闆下方,一旦火船引燃外部裝甲,高溫會迅速傳導至内部,引發彈藥連鎖爆炸,傳統水密隔艙設計在火攻面前效果有限,因為硫磺火焰能通過接縫蔓延至多個艙室。

雖然說,今日僅僅是單艘船隻對轟。

但要知道,以往元朝時期是使用過多艘火船同時圍攻鷹船的,在這種情況下,鷹船水手為躲避撞擊往往被迫閉合盾闆、放棄觀察與射擊窗口,陷入被動挨打狀态,而沙船趁機以遠程火箭覆蓋,進一步瓦解其作戰意志。

這裡是龍江關碼頭。

算是狹窄區域。

而在狹窄水域,火船的優勢則就更加明顯了,其完全可借地形限制鷹船機動,迫使其擱淺或撞岸,即便鷹船試圖突圍,螺旋槳也可能被火船殘骸纏繞,喪失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