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頁)

馬皇後思前想後,試探問道:“你也稱他為先生?”

朱元璋一拍腦袋,對餘閑的認可不加掩飾:“這算什麼,他給大明指了一條路,配得上先生二字。”

“妹子,你有所不知。”

朱元璋湊得更近一些。

“劉伯溫算萬中無一了吧?”

“他也認可餘先生之才。”

“懂了吧?”

馬皇後杏眼圓瞪:“竟如此???”

劉伯溫一向精通風水堪輿,公認的大明諸葛,且近年很是謹小慎微。

餘閑是楊憲族人,本就處于風口浪尖,出于曾經的師徒關系,劉伯溫也該避嫌才是。

可劉伯溫偏偏沒有。

“舉賢不必避親,誠意伯那麼說也合理。

“既然如此,餘先生才能卓著,可以入仕啊!”

朱家這四口人都穿着一條褲子,都想到一處去了。

“不急,等考驗過了,再說吧。”朱元璋暗示道。

“什麼考驗?要是不過,咱兒子豈非要繼續呆在牢裡”

面對馬皇後質詢,朱元璋為了耳根子清淨,索性交了個底。

“有句話說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

“關于餘閑過去的道德品質這麼說吧,男人有錢就變壞。”

“要看看他現在究竟如何,就看一點。”

“等行刑日,看他逃不逃!”

也就是說。

如果不怕死,就能活。

如果隻想活,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