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第1頁)

“有關這門閥世家對于知識文化的把控,其實已經很久了,最短也有千年的曆史。”

餘閑招了招手,朱棣傻乎乎的倒酒。

餘閑啧了一聲,然後從旁邊拿過茶碗為自己倒了一杯茶,潤了潤喉。

“這有句老話說的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聞。”

“為什麼能有這句話?就是因為他們識字認字,便可以将自己所想知道的從書本上得到。”

“尋常百姓家是沒有這樣的底蘊的,他們就算是咬牙供孩子讀書,那也隻能砸鍋賣鐵買些四書五經等用來科考的正經書籍。”

“隻有家中有底蘊的,才會花錢買一些所謂的閑書。而實際上,我個人覺得那些閑書可要比四書五經重要多了。”

“閑書中包括算數,可以使你在日常生活中解決許多困難。”

“也包括很多遊記,可以使你在書本中領略國家天南地北的大好河山。”

“也有天工開物等奇技淫巧。”

“所以識字的、家中有些底蘊的子弟便可通過書本得知自己未曾見到的天下之事。”

這其實和後世的足不出戶可知天下事是一樣的。

後世信息大爆炸,通過小小的一個手機便能知曉天下各處發生了各種神奇的事。

但兩者都是有優有劣,後世的優劣便是許多知識都明明白白的擺在手機裡,可以輕松的獲取。

但是由于可以随意上傳,随意捏造,真真假假分不清,就需要自行分辨。

而這個時代呢,紙張昂貴,學習成本上升,紙張打印成本上升,所以不是真的大道和真正的知識,他們是不會輕易出書的。

所以這一點就避免了要在大浪淘沙裡尋找真金的麻煩。

不過總的來說,餘閑還是更喜歡那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如今你看看,雖說還有不少的寒門出身的子弟擠上了這個賽道,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但你細細思索查看便會發現,所謂的寒門貴子也不是那些農戶家的孩子,而是一些曾經祖上顯赫的落魄貴族。”

“他們家中有藏書,哪怕代代口口相傳也能教出個小秀才了,所以想要指望在土裡刨食的農戶孩子出頭,幾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那種文曲星下凡,生在農戶但依舊過目不忘,通過學堂偶爾聽來的三言兩語便知曉其義的天才。”

“那麼無論什麼都阻擋不了他的青雲路。”

“哦,也不對。文曲星也有可能被官場難住,沒有一個厲害的背景,恐怕這朝堂,他也是踏不進來的。”

“所以你看清楚了嗎?如今大明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知識的普及率極其之低,傳播率也極其之低!就算是民間有天縱奇才,也無法摸到朝廷的門,為國效力。”

“于是這朝堂官員就在這沉悶的小圈子裡不斷的傳承循環,又怎麼可能會不腐朽發爛呢?”

面對這些朱棣之前從未想過的話,他也是愣了許久。

“如今平民百姓的識字率确實是有些低”

餘閑輕笑一聲,“是有點低嗎?簡直就是低到了一種恐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