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第1頁)

“但是這樣也會帶來很明顯的壞處,就是這千裡迢迢的長途跋涉是很容易出現人命損耗的。”

“而且江南之人已經适應了江南的天氣環境,驟然轉到北方難免會受其水土不服的影響,導緻身體的摧殘。”

“這還隻是其中一個難點。”

“還有一個壞處就是盤纏。走這麼遠的路,家裡多少得準備點兒盤纏吧,國家準備的那麼點東西是遠遠不夠的。”

“而能當兵的,家裡怎麼可能有錢,所以難免會有不少人在這途中逃跑死亡。”

“最後真正到達軍營的軍士少之又少,這一層又一層的麻煩和壞處疊加起來,軍戶受的罪那可不是一點點。”

“在我看來,應該将軍戶的待遇大幅度提升才是。因為他們是保家衛國的第一線!”

“國家應該第一時間保證軍戶的生命安全以及身體情況,大後方的後勤一定要做到最基礎最基礎的部分!”

“你讓人家長途跋涉,從南邊老家到北邊,不得保證人家的衣食住行嗎?”

“但是大明完全不保證這一點!就靠人家自己的自覺和自己家裡的能力,就賭那麼一個不确定性。”

“這還是大明的子民嗎?這是大明的牲口吧。”

“口口聲聲愛民如子,如果老朱家的孩子去前線,隻怕早就全副武裝起來了!生怕出點什麼問題!生怕冷了、熱了、渴了、累了。”

“若能将對待皇子的這份心放到将士身上,恐怕我大明早就兵強馬壯起來了。”

餘閑的這一番質問聲音不大,但卻如天邊響雷一般震懾在朱家父子三人心口。

不得不說,餘先生确實是難得的聖人之心,這世間皇帝個個都稱愛民如子,但是百姓和自己的兒子那區别還是很大的。

誰又真能做到将從未見過面的百姓當自己的孩子看待呀,沒有人能做到的。

但他們也知道餘先生的話并非是真想讓皇帝将百姓當做皇子對待,那不可能。

而是想讓百姓能多一些人權,哪怕對皇子的看重有百分之一落到百姓身上,對百姓來說都是天大的恩德和福利了。

朱元璋頹廢的靠在椅子上,面色複雜,腦子裡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隻是不停的歎氣。

旁邊的太子手中的筆也有點寫不下去了。

他原本認為他們家是從底層爬上來的皇家,對待百姓自然會比其他國家的皇帝強上許多。

可如今被餘先生這般一剖析,才發現他們朱家和以前的那些皇家貌似也沒什麼區别,還是看不見底層人的苦難。

朱元璋忽然站起身,朝着餘閑的方向拜了一拜。

“餘先生之言振聾發聩。朕謹記于心,絕不敢忘!”

“是朕錯了,朕會改。”

朱标見狀也連忙跟随父皇的腳步對着牆壁拜了一拜。

回複了心情,朱元璋面色堅定,“餘先生之言沒錯,咱們也要知錯能改!”

“既然這戶籍制度如此害人,那就必須要改,動搖根基也要改!”

“不對不對,不能說改了,直接全部取消!徹底取消戶籍制度,還有世襲制度!也全部取消!”

“咱可不敢再用沒有能力的庸醫了!所有職業皆應該擇優錄取,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