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瞳孔驟然收縮。
他看見兒子眼中倒映出的未來——海外諸邦的學者捧着《朱子集注》如獲至寶,他們的船塢漸漸荒廢,火器日漸生鏽而大明的鐵甲艦正劈波斬浪。
“好!好!”朱元璋突然大笑,他一把扶起朱标,掌心傳來的溫度滾燙。
“等那些野狗醒過味來也晚了!我華夏早已龍翔九天!到時!且看他們跪着舔咱們的靴底!”
“有餘聖人擎天保駕,我大明必化作巨龍之翼!”
父子倆被餘先生說的熱血沸騰,而另一邊,朱棣也同樣被餘先生所講的内容而震撼到了。
“那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快點把那些儒生送到海外去轉教呀?若是隻送書籍的話,恐怕他們看不懂。”
餘閑點點頭,“不錯啊你,開竅了。”
朱棣還是有些擔憂,“這能行嗎?”
“儒生可都是一群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弱書生,讓他們前往海外恐怕路上就要折損一半。”
“這可以讓他們流放狠多了,估計沒人願意去”
“我雖然讨厭儒家,但是這罰的也未免有些太狠了,人家又沒犯錯,就把他們罰向海外,這還不如給他們來個痛快的呢。”
餘閑啧了一聲,這臭小子不該心軟的時候亂心軟。
“誰跟你說這是懲罰了?說的怎麼這麼難聽呀?”
朱棣梗着脖子,“餘先生,這裡就咱倆,您還跟我裝什麼呀?這明顯就是懲罰呀!”
“海外那是什麼地方?鳥不拉屎!還不如流放嶺南呢,起碼嶺南還有大明自己人。”
“這海外純粹是一群茹毛飲血的玩意兒,聽說他們叽裡呱啦的連話都不會說。”
餘閑白了他一眼,“平日裡讓你好好學習,你不學,現在顯出文盲了吧!”
“人家那是自己的語言,什麼叫話也不會說呀!”
“而且你懂個屁,要真是莫名其妙的流放,這整個大明的學子都能給你鬧起來!”
“但此事不同,此事于國有利,乃傳教之功,怎麼能作為懲罰呢?”
“儒家的聖人可是孔夫子!孔聖人!孔聖人曾經就曆時十餘年就為了周遊各國,傳儒家之大道。”
餘閑嘴角勾起,聲音蠱惑,“作為孔聖人的弟子,學儒家大道的儒生,他們終極夢想自然也是進行傳教呀。”
“大明朝已經遍布儒家之道了,這還傳個什麼?自然是要開辟不同的道路,去其他國家傳教!”
“這海外就是一片沒有被儒家之道污染過的土壤,正好讓他們去遊遊學傳傳教,既滿足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又可以将儒家之道傳遍整個四海八荒。”
“待往後,隻要是在大地上生存着的人,信奉的皆是孔夫子!這對于儒生來說應當是畢生追求才對。”
“這不僅不能稱之為懲罰,甚至這還是恩賜!是無上榮光!哪個儒生不願意?”
“不願意說明他學的不夠深,不夠精,不配稱之為儒生,都是一群嘴上口嗨的僞君子!”
“一群僞君子連孔聖人都不當回事兒,那不就是他們經常口上挂着的離經叛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