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閑眉頭緊皺,“在他們當時看來,就隻覺得自己将華夏這頭巨龍給狠狠的打敗了!自己赢了!”
“既然是勝者,那就應該好好的發展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才是,可偏偏那群蒙古人卻以漢人作為一種榮耀。”
“當然,我也懂他們為什麼是這個反應。因為漢人這個身份确實是代表了文化和曆史的厚重。”
“他們想扯過來給自己身上披層金光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他們這種以漢人自居,認為是一種榮耀的行為,就徹底的走上了自己的死路。”
餘閑嘴角勾起,眼中冷冽如刀,“因為他們能勝,就是勝在他們的野蠻和武力。”
“如今抛棄掉自己賴以生存的武力值,轉而開始四不像的學習漢族文化,變得謙遜有禮那失敗就是遲早的事。”
餘閑自斟自飲,态度随意的揭露了國家變化的根本。
“總的來說,還是那四個大字,求同存異!”
“你回看整個曆史,會發現華夏并非是全然的一灘死水?在内部循環,其實是有不斷的小溪流緩緩加入進來的。”
“這些吸納而來的異族人在最初的時候肯定是會有不認同感。”
“但是随着學習華夏文化、随着漸漸将自己當為漢人的時間流傳下去,百年過後,他們自然也就成了新的漢人。”
“這般,我華夏巨龍才能越來越龐大,越來越不可消磨。”
餘閑說着,又提起了另一個問題,“早在大漢時期的時候,我中原的戰馬就是一大問題。”
“因為質量遠遠不如草原上的戰馬,光是從騎兵上來看,就根本無法和匈奴人抗衡。”
“若是你,你會如何改變這一難題?”
朱棣思索片刻,言之有物的給出了兩個答案,“推出養馬的政策,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實在不行也可以雇傭異族訓練戰馬。”
餘閑嘴角含笑的點了點頭,這次倒是沒再批評他。
“對,這确實是極好的一個辦法,取長補短,将他人的精華用于自身,這也是我們華夏的精神。”
“融合優秀的,剔除粗糙的。”
“當然了,兩宋時期不算啊,那種狂妄自大的家夥,純粹活該滅亡,根本不配算到華夏當中。”
朱棣若有所思的點頭,“所以餘先生您是準備用文化侵略對方,使其慢慢轉變為漢化。”
“然後吸納他們的财富,将他們變成聚寶盆,用來強大自身,這麼一個文化生财嗎?”
餘閑打了個響指,“不錯,終于是說到點上了!但隻是說到了關鍵之處,卻沒有說全。”
一牆之隔的朱元璋和朱标當即豎起了耳朵,準備聽聽接下來那個全面的文化和經濟相互交織的點子。
“首先我确實是想利用異族來當聚寶盆,但卻不是吸納他們的财富,而是他們的技術。”
“你想想,那些異族能有幾個錢?”
“而且他們可不像以前那麼好忽悠了,就算是用文化去騙也騙不出來多少,所以我們得換一種辦法。”
“我們不單單吸納可以看見的金銀财寶,我們要吸納那些擁有财富的異族人、吸納那些頭腦靈活的、可以生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