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非要往最大了鬧。”
我積極向警方提供線索,幫助他們一起找到其他幾個“應選”的孕婦。
那些沒有絲毫法律效應的“生死契”被翻出,足以讓顧嶼和他的事業無法翻身。
閨蜜手裡的新媒體矩陣同時發力,把“顧氏院長殺害妻兒”、“史上最蠢男人”送上熱搜。
不少案件細節流出,吃瓜網友紛紛直呼毀三觀。
“虎毒不食子,這男的怎麼為了三兒連親兒子都殺?”
“那小三是這男的外置大腦嗎,怎麼别人說什麼他都信?”
“兄弟們這不是殺妻這麼簡單吧,這男的哪來這麼大膽子買賣人命,他家醫院應該徹查!”
很快,顧嶼被母校從“知名校友”的展示欄撤下,蘇曼讀研的院校也發聲明切割。
在輿論的熱切關注下,顧氏醫院平時的不規範操作都被挖出,顧嶼身上的罪名越來越多。
一片熱火朝天中,網上也逐漸出現一些不同的聲音。
“不是我說,這男的老婆雖然是受害人,平時也沒少享受非法所得吧?”
“就是,搞不好就是倆惡人公婆鬧矛盾,咱普通人别湊熱鬧了。”
我知道,這是顧嶼律師的手段。
他們律所經常替明星打官司,可謂是玩轉輿論一把好手。
但我心裡有底。他們越是引導輿論,越多有心網友會參與進來挖顧嶼和我的老底。
果然不出兩天,輿論再次反轉。
“等一下,這個院長夫人的結婚戒指怎麼隻是一個檀木指環啊?”
“那個小三做手術戴的首飾倒是天價。好慘的原配,憐愛了。”
“原配出身很一般,加上父母雙亡,所以渣男才敢這麼欺負人家吧”
很快,我用私房錢支持多個公益組織的賬目也被公布出來。
顧嶼的個人形象,徹底變成一個虐待糟糠妻的無腦渣男。
案件開庭前,顧嶼的律師再一次找到我。
“趙女士,我的委托人希望您考慮清楚,如今的局面對您也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