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夥看好喽。”
新修建的倉庫前,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老書記和兩個小夥子一起将倉庫的大門安裝好。
緊接着,爆發一陣激烈的歡呼聲,倉庫終于重修完成。
“咳咳,安靜!”老書記清了清嗓子,開始做重要講話,“今天是個好日子,咱們的糧倉也修建好了,大家夥也能安心過冬了。下面我有兩個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衆人安靜下來,老書記特意站在全村前講話,必定是個重要的事情,一個個都豎起耳朵聽着。
“第一個事,前幾年全國就已經開始包産到戶,今天起,咱們也要跟上步伐啦!包産到戶的意思大夥應該也有所了解了。這意味着,大家的勞動成果将直接與自己的收入挂鈎,幹得越多越好,收入就越高。”
話音剛落,底下便掌聲雷動,那些個平日裡勤快的的人激動地高聲叫好,以往渾水摸魚的,一個個跟打了霜的茄子似的,整個焉了。
“分多少地,就按照各戶人頭來。”老書記補充道。
陳姜氏眼珠子轉了圈,扯着嗓子問道:“書記,那下放的呢?”
“人人平等,都分。”
“那不行啊,他們又不是咱們村的人,下放到這裡來還分了我們的地,憑什麼啊!”陳姜氏第一個帶頭不滿。
她可不傻,地就那麼多,多幾個人來分,到她家手裡的就少了。
其他人聽了也跟着起哄:“對啊,憑什麼外來的跟我們一塊分地。”
秦大民站在秦葭甯身邊,看了看妹妹,又看看顧序州,他們兩人怎麼一點都不着急。
他這榆木腦袋都聽出來了,陳姜氏這是沖着顧序州來的,欺負顧序州就是欺負他妹妹。他急得想反駁,可嘴笨,半天蹦不出一個字,急得抓後腦勺。
鄭愛蘭拉了拉丈夫,大嗓門喊道:“上頭把人安排到我們村了,那就是咱們村的人。”
“對!都是咱們村的人!”秦大民跟在媳婦旁邊幫腔。
“都是平頭老百姓,還分什麼三六九等。下放分子又怎麼了,能給村裡出上力那就是好人,就該給人家分地!”
“我媳婦說得對!”
“愛蘭說的沒錯。”李嬸拉着老頭兒子,走出人群來幫秦大民夫妻撐腰,“這次倉庫重建,就秦葭甯和顧序州兩口子最賣力。咱們隻是窮,可不是瞎,人家的好也要看在眼裡。”
“說的沒錯,小顧兩口子幹活是真的不要命。”
“好幾次下大雨,他們夫妻兩也在那幹,我可都瞧見了。”
在一個月共修倉庫的相處中,不少村民對顧序州的态度也變了,這小夥子幹活真的實在,尤其現在剪了頭發,看着更加順眼了。
陳姜氏不依不饒:“倉庫又不是他一個人建的,我們全村都出力了。再說了,要不是這掃把星當初在倉庫動除濕系統,倉庫能倒嗎?”
她一個人說不過那麼多張嘴巴,便開始無理取鬧。
陳寬都聽不下去,低着頭拉了拉陳姜氏的衣角,小聲提醒:“媽,倉庫倒了和人家有什麼關系。再說了,當初還是他們救了我的命,咱要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