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1頁)

“小王同志,你能把山裡的寶貴資源變成錢,幫鄉親們提高一點收入,這很好,這才是知識青年下鄉的意義嘛!如果隻是一味的出苦大力,那你們比那些從小在農村的孩子怎麼比,發揮你們的智慧才是幫助農村發展的關鍵”

王亮有些驚訝,想不到一個縣裡的局長竟然有這樣的見識。

回想起後世,有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回到農村,成為了新農人,讓農村有了希望。

而自己現在所處的這個年代,大批知識青年下鄉,卻隻會跟着掄鋤頭,真的是浪費了。

想到這,王亮也想将自己的想法,跟陳局長彙報一下:“感謝領導的肯定。目前我們蛤蟆塘四隊還在嘗試養鴨子除草,效果還不錯。”

“鴨子除草?好,好啊!”

陳局長贊許地點頭:“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有新想法,不拘泥于老規矩。等你們的鴨子長大了,可要給我嘗嘗啊。”

陳局這話一出,全桌的人都跟着大笑起來。

聊着聊着,王亮才知道,眼前這位陳局長正是縣工商局的局長。這個發現讓他心中大喜。

工商局啊!這可是經濟發展的關鍵部門,以後要是能在政策上得到支持,那發展起來可就事半功倍了。

而且自己搞一些小買賣,算不算投機倒把,還不是這位一句話的事。

“陳局長,您看我們四隊的山野菜産業有發展前景嗎?”王亮試探着問道。

陳局長放下筷子,認真地看着王亮。

“有前景,當然有前景!你看這些野菜做出來的菜,有一種獨特的鮮美,可不是魚肉就能比的。不過,要把這事做大,還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規劃。”

他若有所思地繼續道:“現在上面很多事情已經開始松動。隻要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事,我們都應該支持。”

王亮聽出了陳局長話中的暗示,心中更加振奮。看來這位局長是個開明的領導,不是那種拿着雞毛當令箭,刁難老百姓的主。

“陳局長說得對,我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勞動,改善一下鄉親們的生活。”

陳局長滿意地點點頭:“有志氣!像你這樣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正是咱們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以後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來找我。”

王亮感激地點頭,心中已經開始盤算起更多的計劃。有了工商局長這條線,以後想發展經濟就容易多了。供應野菜隻是第一步,等養鴨子的産業做起來,還可以銷售鹹鴨蛋、鴨肉。再下一步,或許還能開發更多的特色産品。

一頓飯吃完,已是下午時分。王亮和李芬芳告别了陳局長和國營飯店的衆人,帶着空竹筐準備回村。

王亮和李芬芳站在國營飯店門口,兩隻空竹筐讓他們輕松了不少。那位曾經刁難他們的張秀芝服務員在門口掃地,看到他們離開時低着頭,神情複雜。

“芬芳,看樣子我們這趟沒白來。”

王亮掏出懷裡的錢包,清點着今天的收入。